朱麗平(通山)
如今我家吃包坨,有些像酒徒吃酒。每逢佳節(jié),或有朋自遠方來,或閑遐無事,只要嘴巴一饞,皆是由頭。
然而物質(zhì)匱乏年代,包坨在我家是不到除夕不見蹤跡的。它同喂養(yǎng)到臘月二十幾才肯屠宰的牲豬,紅紅火火的春聯(lián),大年夜恣肆燒旺的爐火前呼后應(yīng),踩著細碎的步子闖進門來,頗具儀式感。
一只包坨的好賴與口感如何,關(guān)鍵在于豬肉的口感和制作坨皮的薯粉。兒時我對母親養(yǎng)的豬沒有好感,往往是豬在圈內(nèi)發(fā)出胡吃海喝般暢快的“嘡嘡”聲,母親才想起孩子的褲腰帶緊了又緊。天黑了,妹妹失去等飯的耐心,困極,餓極,因而老在半夢半醒中進食。母親把她放在靠背椅上,一勺勺往小嘴里送,故意逗弄,湯勺不時偏向兩邊嘴角,妹妹的臉就拼命往兩邊側(cè)歪,明明挨著了,母親有意將湯勺移開。母親的行為讓她重心失衡又有些驚慌,努力撐開眼皮想看一究竟,終是無力地閉合,嘴巴還在有一下沒一下地咀嚼。
每天睜眼醒來,母親給我的總是一個躬身的背影。剁薯藤,扯豬草,挖菜地,再不就在灶臺上搗弄豬食。她仿佛是一匹以豬為軸心不斷旋轉(zhuǎn)的木馬。在我精淺的認知里,一頭豬的地位永遠高過任何家庭成員。嫉妒、煩悶、苦惱猶如佐料摻進童年的一日三餐。年里,外公把牲豬宰好,用新鮮棕葉仔細串掛,剛剛擺上屠案的鮮肉哪塊留給外婆,哪些腌制臘肉,哪塊用來解救孩子心頭之渴,母親從不混淆。眼前一攤豬肉,讓許久不笑的母親臉上爬滿燦爛,她顯然對一年來辛苦勞作取得的成果滿意。在她的好心情下我們得到實惠,多日不知肉味的味蕾舒緩開來,生活突然賽似神仙似的美滋滋。
母親千瓢潲萬瓢糠地喂,豬肉口感無可挑剔。如今就薯粉來說,十元一斤隨時可以買到質(zhì)量超好的,而在故鄉(xiāng)東港,一只普通的紅薯是來之不易的。
由于光照期短,地氣潮濕,一塊耕作了兩年的山地,到第三年若再種紅薯,表皮和內(nèi)里被地虱蛀蝕得百孔千瘡。要想培植出供人裹腹的紅薯,必須開墾新地。冬日的雨雪天氣無法進林作業(yè),父母就到早已割曬燒好的茅山開墾新地,以作來年栽插紅薯之用。石磨般的芭茅根盤,盤根錯節(jié)的樹根,石頭,蟻穴蜂窩,鋤頭磕碰什么就要解決什么。父親撬一塊頑石,太陽穴和手背青筋條條突起。母親挖一通樹根,臉頰通紅,手掌也紅,泥漿濺到褲腿又流到地上。收工了,地上深深淺淺的腳印,一個腳印一窩泥水。泥水在我眼里是父母恣意橫行的汗水,歪斜的腳印是土地側(cè)起耳朵在與父母竊竊私語。新地作了紅薯的溫床,風(fēng)霜雨雪是它吮吸的乳汁,鳥語與花香為它日夜彈奏催眠神曲。嫩嫩的莖,沾上泥就生根,新葉、藤條蔓延,團團墨綠很快蓋滿整塊地。紅薯由根系長成卵狀,直到拳頭大,碗口大。一陣秋風(fēng)掃過,隨著父母吱嘎作響的扁擔(dān),沉沉地回了家。接下來,連續(xù)數(shù)日搶好天氣打薯粉。蘊藉著天地靈氣和日月精華的薯粉,終于成了母親做包坨的寶貝。
母親做的包坨內(nèi)餡要求鮮美,外皮講究渾圓白亮。餡料各自比例多少,顆粒多大,母親絕不含糊。那時包坨里的餡料品類較現(xiàn)在少。細數(shù)一下大概少了香菇、蝦米、胡蘿卜、姜米以及耗油、香油等,如今這幾樣食材在當(dāng)時偏遠的鄉(xiāng)村,竟像人參鮑魚一樣難以尋覓。肥肉,瘦肉、油豆腐子、花生米、筍干必不可少。母親如做女紅般耐心不厭其煩。切碎后的餡料裝入容器,如在神龕前擺放供品一樣小心翼翼。蒸芋頭、揉粉等工序統(tǒng)籌安排,炒餡要炒到恰恰好,粉團要揉到不粘手。父親在一旁端著書卷津津有味地翻動,只等母親一聲召喚,他便捋袖幫忙。
渾圓的包坨在鑼罐里翻騰,滿室清香漫漶。味蕾在洶涌,嘴角似有一泓清泉不由自主地流淌。撩人的感覺一直持續(xù)到包坨隨著甜甜的肉粒扒拉進肚腹才算終結(jié)。一碗最多盛兩個的包坨,年幼的弟弟一口氣吃掉四五個。我那長期被蘿卜青菜填充慣了的胃腸道,猛然被油星浸染,第二天稍稍哈氣,喉嚨滿是適意的味道,如同茶杯里不斷涌現(xiàn)亢奮的雪沫與乳花,幾日消散不了。
這些年母親包的包坨,個頭比原來小,更加看重營養(yǎng)搭配。可是,我還是懷念貧樸年少時,與父母一起做包坨、吃包坨的那份溫馨。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淘書的故事
王艷(溫泉)近日,網(wǎng)絡(luò)上宣傳了袁隆平院士的母親——華靜女士,她用一生詮釋教育、信念和愛,她不專注于應(yīng)試教育,更在意孩子...
胡劍芳(咸安)今年是第十三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jié)”了。母親因讀《四書》《五經(jīng)》,四大名著等,肚子里故事多,常常分享故事、...
熊建軍(嘉魚)春暖花開,我回到故鄉(xiāng),走進門前的場地,看到雜草叢生,荊棘攀樹,青藤纏繞。”母親聽到弟弟的喊聲,便從屋里跑...
父親去世早,兄姊工作讀書在外,所有負擔(dān)都壓在母親柔弱的肩上,母親常常干活回來還得去挑水。長到水桶齊肩高的時候,我就暗...
往年都是母親操勞,今年二姐主廚辛苦地張羅著,弄了滿滿一大桌豐盛的菜,我們圍坐在一起吃年飯,談?wù)撈鹜盏哪辏心黄馃?..
近日,電影《你好,李煥英》(以下簡稱“《李煥英》”)的密鑰獲準延期,放映時間延長至4月11日。然而,如果跳出這個循環(huán),對“...
毛瑜(通城)春天之于母親,不僅僅是一個季節(jié),更是豐收,是愛,是守候。是的,在母親手里,這些茶葉本來就是上好的東西,要不...
有時母親還讓我把家里自己種的米和菜籽油帶上,我堅決不帶,他們辛辛苦苦耕種一年,自己省吃節(jié)用,我們不僅不能照顧他們,又...
程浩(通山)“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不知道這是第幾場秋雨了,只看到院角的柿子樹上,幾個紅彤彤的柿子矗立枝頭...
許愛瓊(嘉魚)大雪節(jié)氣過后,小城的冬天才真正來臨。去年年關(guān),他出差到黑龍江的一座邊遠城市,本打算幫當(dāng)事人打完那場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