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發
案頭有一本80后作者袁麗明的最新散文集《噓——這里有幸福的聲音》,讀后有一股清新活潑樂觀昂揚的味道氤氳而來,不知不覺間生出一些關于青春美好的感嘆。
從封面書名就可看出“幸福”的主題詞,書名也是書中一組文章的總題目。和平年代里,作為一名80后作者,可說是代表了她那一代人的感受。文學即人學,文章必然會打上一個時代的烙印,戰爭年代、艱苦年代的作家都會有自己對社會的文字觀照。袁麗明也是如此,做到了人、文統一,也觀照了她對和平年代美好生活的歌吟。這個書名就投射了她的主題思想。書名親切俏皮,用語大膽,與書中內容和諧貼切,讀來不覺過長。此書名很口語化,讀來動感十足。
該書可讀出一個作者的心靈史、成長史。這從作者的“代序”文章《一場身心的修行》就可以看出。實際上從書中的多篇文章也可見。譬如《沙棗下的愛情》、《春風不改舊時波》、《母親,孩兒已經長大》、《碗語》、《男孩,女孩》等等,讀完這些年她積累沉淀的文章可知,其文已由早期的青澀、青蔥到了現在的成熟甜美,增強了文章的耐讀性。“文如看山不喜平”,她文中行文有自己的波折和感悟,不再是那種早期文章淺顯的抒寫了。讀完全書,讓讀者看到一顆成長的心靈,一個少女、一個少婦到一個女性作者的心靈發展史,能看到她關于成長的人生軌跡。
也不難看出,該書定調主打的是故鄉牌。書中大多篇章都是以故鄉內容有關,寫的是自己最熟悉的,寫來得心應手。故鄉的風物、人物、軼事等都一一躍然紙上。寫懷念、寫慨嘆、寫惋惜、寫失落、寫愉悅、寫贊美等等,總是那么深情款款。《故土難辭》、《嘉樹》、《秋風》、《紅薯粑崽》、《這個中秋,天空欠我一輪明月》……書中第三輯“舍南舍北皆春水”幾乎全部是關于故鄉各地風貌氣象的直接抒寫。故鄉是富礦,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靈故鄉。許多作家,一生都在抒寫故鄉。讀關于故鄉的文章,特別是當地的讀者,更能讀出共鳴,又能讀出作者的個性差異和那份獨特的味道,在“是與不是”間得到一種悅讀的體驗,這才是散文美學的獨特價值。讀袁麗明的散文,能讓人不知不覺中浮現出一些關于身邊熟悉的親切的勾連來,然后升華成一種關于故鄉的“醉美”。
在平常生活中發掘美。書中大多文章都是一些生活瑣事,諸如子女互動教育,父母來往交流,單位同事工作中的點滴,下村扶貧等等,都是一些平常景平常事,但作者都寫得有滋有味,發現了普通人沒有發現的美和閃光點,讀來韻味悠長。如:《一枚繡花針》、《兩只木箱》、《花開朵朵》、《一線天》、《私房錢》、《春天里的花朵》、《特別的日子》……這就是作者的功夫,把平常物寫出新意,讓人愉悅和啟迪。這個路子走對了。散文體裁最見性情了,入文的內容包羅萬象,就看你的取舍能力和剪裁功夫,特別是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麗明有她的獨門絕技。
本色的語言,樸實中藏著靈動。語言簡潔明快,語流中有多景多物夾雜切換,文簡意豐,讓人輕松愉快而又有所獲有所感。這是袁麗明散語言的特色。散文就要讀出真,讀出美。她的文字正是這樣。她的語言不做作,不張揚,用低調和本色本真的行文與讀者交流,以平易近人的姿態讓讀者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和共鳴。《秋草瘦,南瓜黃》、《夏天的秘密》、《把時間花在刀刃》上等等大量的篇什的語言風格都是這樣。從書中的所有文章中都可以讀出這些特質,本真的特質,率真的個性,敢講真話的個性,勇于展示個性心靈的個性,文字讀來親切可信,讓人愛不釋卷。
“文如其人”。現實生活中的袁麗明清新可愛,善良純潔,熱情好客,知恩圖報,溫柔賢惠。她的眼中世界和生活盡是美好,她懷著熱愛和欣喜,尋覓發現著新時代的最美,抒寫著本色的正能量,在輕攏慢捻淺吟低唱間她用她那些青蔥可人的文字彈唱出動聽的歌謠。她的文和她的人一樣融為一體;她的文亦如她的名字,正如清晨朝陽下帶露的青草和鮮花一樣搖曳動人。
一點建議。一是不妨嘗試跳出家長里短的圈子,多寫點緊扣時代脈搏的重大題材。如書中那篇下鄉扶貧題材《無聲的陽光》就很好。選材好,從這篇文章看到了作者的同情、質疑、溫暖以及現實中的一些問題。但字里行間卻看不到希望,還需進一步發掘和拓展。二是嘗試寫點含蓄雋永的“文藝性”濃厚點的“美文”。雖說大多人愛走“樸實”的抒寫之路,但“華麗”也是一條寫作之路。成熟的作家他兩條路都不會放棄的。或者把兩條路子都結合起來寫,那就更見功力了。三是每篇文章風格文路力求創新多變,避免同質化。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強,相信麗明的文學之路會越走越寬越來越美!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中國傳統哲學的三大思維底蘊
下一篇:
新書薦讀
周緒成(咸安)四月,春濃,時光絢爛正佳期。故鄉,春天的時光雖溜走了一些,但故鄉萬紫千紅的花朵,依然遍地競相綻放。于是,...
曬紅了臉龐鄉親們停鋤歸家興致高昂就連小巷的炊煙也彌漫出裊裊飯香故鄉的樸實神采飛揚夜晚月光映在荷塘重塑了云漢,復刻了星...
作者:天下塵埃(原名向娟,系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作協創研室副主任,著有網絡小說《星星亮晶晶》《咸雪》等)...
黃軍(市直)兒時故鄉的路山路崎嶇田埂彎彎印滿了搖搖晃晃的串串小腳丫奔跑追逐著蜂飛蝶舞的童真無邪徜徉著年少不知歲月憂愁的...
張建華(咸安)從幕阜山脈縱深處迤邐而來的汀泗河,總是漫不經心的流過故鄉那片充滿靈性的土地。在故鄉的大地上行走,骨子了...
袁俊(赤壁)不知不覺間,離開故鄉生活三十七年多。于是,燕窩的酒店滿座,燕窩的住宿滿員,不提前訂還沒有住的地方。”這是我...
徐功頻(崇陽)鄉愁是桃符張貼,龍燈舞動,鑼鼓喧天,喜慶新年吉祥,大方的新娘拋灑喜糖和紅棗。鄉愁是禾苗抽穗,知了吟唱,幼...
猶記得我們小時候,紫云英花開的季節,和小伙伴們在紫云英上打滾、撒歡,只是免不了回家后因為身上沾滿了紫云英的葉汁難以清...
■成麗(咸安)年初,回故鄉,拜年。細看,樹身密布小孔,是可惡的蟲子噬害了這棵樹?還是久旱干涸枯竭了他的根系?不,幼年時我...
徐大發(通山)兩只嶄新的龍船從湖南遠運到了家鄉,各家各戶都自發買來鞭炮蜂擁到富水湖邊迎接觀看。孩童時,故鄉就有了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