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霍不知道是文曲星下凡,還是沙和尚轉世,反正,工友們說他這輩子是操心的命。在車間里摸爬滾打30年,從學徒到班長到車間副主任、主任,一個臺階也沒有落下。
從酯化車間到酰化車間到精制車間,連續當了18年主任。大伙開玩笑說,老霍天生是“蹲樁”的料。在車間就得帶徒弟,有人說,老霍收徒授徒有點像狗熊掰包谷——掰一穗甩一穗。
第一個徒弟小施,比當年風流倜儻的小霍小六歲,傳道授業不到一年,霍師傅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小施成了霍府的當家人。你說囧不囧,拜師不久便拜堂,反客為主成堂客。
小史是老霍的掛名徒弟,酯化車間金主任轉手的化學專業學士,上頭派小史下班組鍍金,金主任、老霍各培訓半年,轉精制車間羅主任“打磨”一番,定崗到生產部,歸孟總工程師栽培。
未及三年,質量部長出事,小史任質量部副部長,主持工作。小史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把火就是產品質量周通報制。
首先被架上火鍋的是老霍,酰化車間的一批初成品濃度未達標。質量部的整改通知書是主任重視不夠、員工落實打折扣,責令回鍋回爐。人力資源部下達處罰決定——扣老霍一百元,其他員工每人扣十元。
老霍的老臉掛不住了,還是金主任靈光,關鍵時候拿出兩瓶“雙溝”大曲,與老霍一起撇了。
老霍自慚地說:“授徒無方。”老金舉杯而盡再作答:“小史出師成名,咱倆擺酒同慶。”
“是金大師的功勞。”老霍揶揄說。老金又是一個二兩五之后回答:“霍大師功德無量。”
老霍半斤白酒下肚,似有感慨地說:“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老金越喝越精神,嗓音漸大:“出高徒的師傅才是大師傅,出干部的團隊才是好團隊。”
“陛下殿下遲早倒下,太后皇后終將落后。”老霍認同地說。老金爽快地應聲:“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推陳出新。”
兩人你一杯,我一盞,你一言,我一語,把話一說透,老霍心里的疙瘩就解開了。
淳樸踏實的小石,黑龍江人,藥劑專業的,是老霍到精制車間收的關門弟子。八零后,身高一米八,酒量有八兩,最常說的是“樂意為您效勞”。辦起事來,丁是丁,卯是卯。匯報工作,一是一,二是二。
老霍總算是找到了寶貝,極力推薦小石做助手,后來主動讓賢到公司工會賦閑,把精制車間的擔子交給了小石。
如今,老霍幸福指數不斷增長。老施天天好煙好酒伺候,只是限煙限酒而己。小史和小石都出人頭地,逢年過節還陪師傅來兩盅。
一些老員工總是喊老霍和老金為師傅,他倆堅決不承認,但毫不吝嗇地予以幫助。這些人也隔三差五來約老霍和老金打麻將、拉家常。你看看,哪個去說霍金會不會帶徒弟?(作者:劍冰)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