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雨(赤壁)
當我到達十六潭公園的時候,太陽已然西墜了。走在秋天依然蔥綠的樹叢里,空闊的公園正籠罩在夕陽的余輝里。此時,一條條金色的光線從樹的縫隙里溫柔地傾瀉下來,將蜿蜒曲折的小路鋪滿一路的金輝。
路的兩邊,樹木靜靜的散發著清新甜潤的氣息,綠葉遮蓋了天空,小草在小路兩旁的樹木下乖巧的匍伏著。忽然,不遠處一陣熟悉的香氣撲鼻而來。我驀然驚覺,趨步上前,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氣,香味濃而不膩,沁人心脾,伴隨著秋日的習習涼風,將縷縷花香執著地送入鼻孔,五臟六腑悠忽間清爽了許多。
我站在一顆碩大的桂花樹下,深情地注視著那藏在綠葉間金黃色的花瓣,滿樹的金黃密密匝匝地鑲嵌在樹葉之中,一簇簇,一團團,緊緊的簇擁著枝葉。放眼望去,一朵朵金黃的小花,開得精致而可愛。四瓣形的花片中心,有顆米粒大小的花蕊,用鼻孔輕輕一嗅,一股濃濃的清香格外誘人。行走在林立著桂花樹的曲徑小路,清香一直彌漫著周身,五臟六腑都被這些桂花的清香浸透。
深深的一呼一吸之間,渾身有一種心曠神怡的快意。花香在空氣里飄蕩,涼風輕拂,落在身上的花瓣,帶著纖細的觸角,鉆進身體的每一個毛孔,讓心底的遐思,在花香里盛開,猶如一朵一朵飛揚的花瓣,在廣袤的天空下自由地綻放。
你看眼前的桂花,雖然沒有梅花的傲而不俗;也沒有菊花的麗而不嬌;更沒有牡丹的貴而不佻,但歷代文人墨客卻喜歡吟詠桂花.。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美譽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曾有詩云:“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因“桂”而衍生的深厚傳統文化,一直在國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比如古人用“蟾宮折桂”比喻科舉登第,用”桂宮柏寢”、”桂殿蘭宮”形容華美的宮殿。“”桂玉之地”則指京師,夸人家子孫則用“桂子蘭孫”。“桂冠”則成為光榮稱號的代名詞。桂花成為一種傳統文化的符號,延綿幾千年并流傳于世,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奇跡了。
欣賞著眼前的桂花,我不禁思緒紛飛,竟然產生了模仿古人的幽思,也想吟哦一首在秋風中漫步賞花的感懷。然而,陣陣的桂花之香撲面而來,讓人無比的陶醉。一陣清風吹過,小路上落英繽紛,那種由桂花香味營造出的閑適、靜謐的況味,雖身臨其境,也無法恰當地表達出此時的心境和感懷,唯見桂花一朵、一朵從眼前輕輕地滑落……
編輯:但堂丹
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光明日報通訊員游歡這兩年《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國家寶藏》等一系列文化類綜藝的火爆,讓傳統文...
七夕節這天,光明網聯袂酷狗音樂上線網絡中國節系列七夕節特別策劃——“一夕千念情長相伴”主題歌單。利用數字音樂挖掘傳統...
被譯成數十種語言,發行數百個國家,故事、原創、科技水準均獲得較大提升傳統文化動畫題材耀眼奪目作者:胡祥近日,國家廣播電...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阮緒煥報道:日前,通山縣孝和傳統文化學校開學典禮如期舉行。典禮上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
孟祥偉主持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快健康咸寧建設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咸寧網...
今年端午節期間,我市各地通過舉辦龍舟賽、包粽子大賽等活動,活躍群眾文化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田麗美麗的嫦娥奔月題材剪紙、精湛的竹木雕刻、充滿樂趣的提琴戲活動……自9月下旬開始,湖北...
咸寧網訊通訊員鄧丹、程宏安報道:10月13-14日,嘉魚縣官橋鎮詩詞楹聯書畫學會在官橋鎮中心小學、舒橋小學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
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近日,城區十六潭香城書房開展了“左琴右書”鑒賞·聆聽活動。本次活動由咸寧市圖書館和淦川琴院聯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