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牧民》:“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
讀大學時,冼教授用濃厚的湘音作了延伸性解讀。冼教授說:“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四維亦四圍,東西南北”。
“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冼教授胸有成竹地闡述。
“東禮西義,南廉北恥”,冼教授走近學生說,“地理學的天圓地方,方就是指的四方,亦四圍”。
學生甲問:“東方應該說的是華夏,禮儀之邦。西義,不知何意?”
學生乙自作聰明地答:“西義,不一定是特定單一的指向。我理解,四方有義,西方突出。”
學生丙故作不服地問:“你這是說西方的月亮比東方的圓。“
學生丁自告奮勇地說:“四維只是一個概念,偷梁換柱的話,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畏、有所不畏。”
冼教授高興地說:“孺子可教也。四維定勢,立足于思維定勢。思維定勢具有唯一性、頑固性、劣根性、顛覆性。”
學生甲若有所失地問:“唯一性具有排他性,這種思維是以我為主?”
學生乙不明就理地答:“頑固性體現了頑強性,不頑不強,越強越難。”
學生丙挖坑埋土地說:“你們這是說冼老師帶徒無方,你們擇良師而從。”
學生丁不無揶揄地說:“你們幾個是死腦筋,只知道從一師而終、卻不從其他老師,結果,弟子不賢于師。”
冼教授埋汰地說:“你們四個都不是好東西,我在講學,你們在歪學歪講。”
這個四維定勢,您讀懂否?若似懂,可非懂。若不懂,早己懂。
朋友易橫發來微信說:“你這是繞道而行,還是繞圈子不行。”
我的回答是,“沒有人愿意繞道而行,但有人肯定會曲線救人。”
朋友在一起,與定勢無關,與恪守四維的兄弟打成一片,只好無能為力地回復眾親友:“我們只有唯一,不會讓任何人因一己之私而守局部、忘記了過去。(作者:柯建斌)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