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希子 通訊員 黃沚瞻 |
| ||
|
1月13日,在崇陽縣白霓鎮金龍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門前,孩子們從拳術、空翻、器械,到體能、扎馬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看到精彩之處,家長們在旁不時鼓掌稱贊。
“我們主要學習的是崇陽字門矮樁拳基本功,包括馬步樁、弓步樁、接樁等,拳種有側面虎、猛虎跳界、虎步下膝等,器械主要是刀、槍、劍棍、扁擔和板凳對打,這些都是我們字門矮樁拳的特色。”崇陽縣武術協會副會長、白霓鎮金龍村武術培訓班教練汪勇介紹。
據了解,崇陽字門矮樁拳發源于白霓鎮金龍村。早在清末,崇陽拳師融合少林、武當、峨眉派武術,自創崇陽獨有的地方武術拳種——字門矮樁拳,特點是拳架低矮,拳勢小巧,步勢沉穩,拳平短快,攻防結合。
據不完全統計,崇陽縣已先后組織百余人次參加國內、國際武術大賽7次,共獲金牌27枚、銀牌36枚、銅牌58枚。2014年崇陽武協成立后,將此拳作為崇陽地方特色武術文化品牌進行挖掘、保護和傳承,目前參加字門矮樁拳鍛煉的人數超過了150人。
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崇陽縣字門矮樁拳成功入選該名錄的擴展項目,標志著字門矮樁拳在保護與傳承方面邁上新臺階。
“我來崇陽旅游過幾次,以前一直覺得這里山美水美,這次親眼看到了孩子們的功夫訓練,讓我對這座城市有了不同的感受,原來崇陽的文化底蘊這么深厚,真是人杰地靈的好地方。”當日,來自襄陽的游客鐘先生觀看武術訓練后,豎起大拇指點贊。
習武沒有捷徑,付出多少就回報多少。孩子們從艱苦的訓練中強壯身體,鍛煉意志,領悟傳統武術精神。2024年暑假期間,該武術培訓班先后招收村內外學員50余名,最大的16歲,最小的6歲。
崇陽縣天城鎮七星村的村民蔡文元慕名而來,將自家7歲的孩子送到金龍村武術培訓班學習。經過一個多月的刻苦訓練,孩子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變。
“通過這一個多月的武術學習,孩子的精氣神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前在家里都是手機、電腦不離手,現在在家里都在練習武術招式,早上5點出操,一叫就起床,從來沒耽誤過,所以我覺得練習傳統武術對孩子來說還是有很多好處的。”蔡文元深有感觸地說。
近年來,該縣掀起了一場崇武熱潮,山村里的田間地頭、屋前院后都成為了孩子們的練武場。
“成立武術協會以后,參加字門矮樁拳鍛煉的人有很多,我們大力弘揚傳統武術,希望為崇陽地方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全民健身做出貢獻。”崇陽縣武術協會會長沈火祥說道。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書香味里過寒假
下一篇:
咸安區非遺課堂樂趣多
舉辦此次展演,旨在弘揚荊楚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湖北非遺表演藝術獨特魅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咸寧網訊記者王奇峰報道:為豐富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弘揚傳統武術精神, 12月6日,咸安浮山街道碧桂園社區太極拳公益課堂正式...
“下一步,縣委宣傳部將會加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百姓宣講全媒體宣傳力度,認真總結成績、經驗和不足,推動百姓宣講工作...
李城外(市直)鄂南天降喜,古堰立新功。
“螺螄”受保護“螺螄粉”還能吃嗎?專家: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非此“螺螄”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
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越來越重視, “非遺”逐漸成為影視作品的創作富礦。2019年聚焦“非遺”醬菜制作...
截至目前,全市共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4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35項,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72項,縣級非遺代表...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11月24日,我市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包括了葛洪傳說、古琴藝術(梅庵派)...
”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市全面啟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保護規...
○傅光中世界記憶遺產又稱世界記憶、世界記憶工程或世界檔案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為保護人類珍稀文獻而專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