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圖 本報記者 陳希子 陳紅菊 通訊員 綜合
11月12日晚,市第三屆原創音樂舞蹈作品比賽在時舞劇場拉開帷幕,來自全市的20個原創作品共同譜寫“香城大舞臺”的精彩華章。
本屆比賽分為音樂類和舞蹈類,兩大藝術門類分別進行了激烈的角逐,動聽的歌聲、絢麗的舞姿,為廣大市民觀眾獻上了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生動展現了我市群眾文化藝術的活力。
13首原創音樂作品精彩紛呈,參賽作品從“鄉村振興”“清廉守正”“幸福生活”“桂鄉咸寧”等多個角度進行創編,主題旋律鮮明,時代感鮮明,同時又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體現了我市群眾文化的音樂創作和表演水平。
男聲獨唱《時刻守護》體現了崇陽應急人勇于擔當、敢于拼搏、不畏艱難、充滿激情、心懷大愛、無私奉獻的精神。
《瑤山謠》是崇陽山歌曲調,融合了民族和現代的音樂風格。女聲獨唱《隱水謠》以隱水村鄉村振興美麗畫卷為背景,反映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節點中,該村在黨建引領下,闊步走上鄉村振興的前進之路。
女聲獨唱《清廉守正傳中華》深情謳歌,倡導“清正廉潔、誠實守信、愛憎分明、忠孝仁義、堅毅勇敢、愛國愛民、克己奉公”的優良傳統。
《春滿香城》是一首由咸寧市音樂家協會創作的公益歌曲,為云南援助咸寧醫療隊而創作,由徐棟梁作詞,劉智毅作曲,張瑩演唱,表達了咸寧人民對“春滿香城”的期待和“香滿春城”的感恩。
男女聲對唱《桂鄉迎客歌》生動詮釋了桂鄉人民對客人的熱情歡迎,歌詞朗朗上口、旋律悠揚動聽。
本次參賽的7件舞蹈作品以群舞為主,同時還有獨舞、少兒舞,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彰顯了地方特色,舞蹈演員們用靈動的肢體語言詮釋出對作品的理解,舞出了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通山木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群舞《修心琢木》結合本地特色,用舞蹈的形式體現活靈活現的人物形態,用優美的舞姿展示非遺傳承人精湛的雕刻技藝。
男子群舞《戰鼓擂》取材于赤壁之戰,結合我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腳盆鼓”由來的民間傳說,以男子群舞ABA結構形式反映了在赤壁之戰中士兵夜襲遇伏、突圍未果的情況下,為激發戰士繼續為了家鄉而戰的斗志,在沒有戰鼓的情形下,用擊打腳盆底部來鼓舞戰士們頑強拼搏,最終獲得勝利的故事。
群舞《藕遇嘉魚》舞出了嘉魚的水韻,展現了嘉魚勞動人民的風采。
音樂與舞姿交織成最美的夢,給觀眾帶來藝術的美感享受。據了解,第三屆原創音樂舞蹈作品比賽是“啟航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咸寧市第十一屆“香城大舞臺”群眾性系列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涌現了一批群眾文藝精品,本屆參賽作品接地氣、有溫度、有人氣,集中呈現了近年來咸寧群眾文藝創作的優秀成果。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湘鄂贛第六屆象棋聯賽在通城縣開幕
下一篇:
通山縣“約”出文明鄉風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見習記者吳文謹報道:11月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集中...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文會報道:20日,我市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寧志豐委員說,我市鄉村產業振興應加強產業規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志茹“鄉村振興應與大自然相結合、應與城市垃圾治理相結合、應與發展綠色農產品相結合、應于脫貧攻堅相...
通訊員楊惠春日前,嘉魚農商行簰洲灣支行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公司春節生產收購原材料資金缺口。...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記者王恬通訊員龍鈺山間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鄉味道、離別時父母的牽腸掛肚……每個人記憶中的鄉村各...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咸安建區20周年,也是咸安發展進程中極為關鍵、極不平凡的一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敏15日,我市收視收聽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丁小強指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李瑞豐、張文會13日,全市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赤壁市召開,深入學習貫徹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