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恬 通訊員 賀越珊
| ||
| ||
|
夏日好光景,正是讀書時。連日來,市圖書館開展閱滿香城系列活動,推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學啟蒙活動,讓市民共享閱讀樂趣。
“銀河系里有幾個星星?”“火箭是怎么升天的?”“人造衛星是做什么的?”……繪本《揭秘太空》中,浩瀚的宇宙、未知的神秘和高科技的火箭飛行器,無疑對孩子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5月28日下午,市少兒圖書館聯合湖北科技學院綠色電子服務隊開展了閱滿香城之“我愛探索”系列主題活動。通過繪本故事的講解,延伸手工活動,讓孩子們愛上科學。
活動現場,湖北科技學院綠色電子服務隊志愿者、市圖書館文化志愿者母崢妍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學習關于火箭的小知識以及制作手工“火箭模型”。
孩子們認真觀看火箭結構講解、準備及發射視頻,觀察火箭的形態和特征。
隨后,小朋友們跟著志愿者老師的示范,利用卡紙、剪刀、膠水、彩筆等材料,按照步驟,剪、粘、貼、畫……動手制作著屬于自己的火箭模型。不一會兒,一個個小紙筒就變成了神奇的“小火箭”,大家拿著自己專屬的火箭模型快樂合影。
家長和小朋友們紛紛表示,這次活動通過觀看視頻以及制作火箭模型,近距離觀察和發現了火箭各部分的組成及發射升空原理,感受到了制作的樂趣,圓了心中的“航空夢”。
6月1日,市圖書館開展走進“神奇的動物·蜜蜂”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小小的蜜蜂如何影響大大的世界。
市圖書館的文化志愿者張麗萍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一本《神奇的蜜蜂王國》繪本故事。
活動開始,張老師告訴小朋友們,一只蜜蜂一生只能釀造一滴水的蜜,為此卻要飛上800公里的路程。“勤勞的小蜜蜂”當之無愧。許多孩子對蜜蜂這種平常的小昆蟲肅然起敬。
接著,老師又為大家講解了蜜蜂王國由蜂王、雄蜂、工蜂組成,以及蜜蜂的習性外,還重點講解了蜜蜂對人類的三大貢獻:一是授粉,使農作物增產和保持自然界生物的多樣性;二是提供蜂產品;三是蜜蜂精神。“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學習蜜蜂的團結、勤勞、智慧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張老師說。
隨后,老師帶領小朋友們觀察蜜蜂切片標本,并用顯微鏡觀察小朋友們自己帶來的生物,讓小朋友們大開眼界。
像這樣的科學活動還有很多。
“想要高效率讓孩子學習科普知識,光看書,可不行!”市圖書館館長蔡駿說,大多數孩子看完書后,就把知識點遺忘了。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提升科學學習興趣,他們創新采用“科普繪本+手工DIY”的奇妙組合,讓孩子把書本知識直接變為能動手的實驗,真正把科學原理消化吃透。
在市少兒圖書館,書架上《媽媽買綠豆》、《科學的萌芽·你怎么這么有趣》、《一粒種子的旅行》等繪本一字排開。記者隨便翻開一本科學繪本,都可以發現,繪本文字幽默風趣、插畫色彩鮮艷、卡通人物可愛生動,非常貼近孩子的喜好,孩子看完一本接著一本。
最難得的是,科學繪本的作者們善于巧妙運用淺顯的語言,精準地描述專業知識,使科普內容接地氣,便于孩子理解和吸收。而且,父母讀給孩子聽也很輕松,不用費盡心思加工語句。
志愿者母崢妍說,對于每一個科學書里的故事,都可以利用場景小實驗手工,讓孩子可以看很久、玩很久,甚至還會喊上小伙伴們一起動手操作。在整個探索科學的過程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充分挖掘。
家長魏女士說,輕松愉快閱讀科普繪本,興趣盎然地做科學手工,自己動手參與整個手工過程,不管何時回想起來,都會是一段美好的童年回憶!
家長李女士也說,在讀書與實踐的過程中,孩子們能收獲到的,是在科學探求中從閱讀,到實踐,再回到二次閱讀并理解消化,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創造力、觀察力、思維力和探索力,也被進一步提高。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非遺的魅力 文化的力量 ——我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觀察
下一篇:
詩詞與書法的對話 ——“荊楚風桂花香”黃金輝詩詞書法捐獻展走筆
創新社會中的全能型人才講述人:汪永富(市教科院院長)在鄂南高中從事教學、行政工作21年后, 2016年,我調到市教科院工作。...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特約記者孔帆升海南咸寧商會會長孔祥富,是通山縣慈口鄉下泉村巖山莊人,他在外致富后不忘鄉鄰,相...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子川通訊員李婷婷3月10日,咸安區溫泉辦事處金葉社區聯合市啟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織30余名家長和孩子...
領隊周舟拿起話筒給孩子們“開講了”,她要求孩子們遵守紀律認真聽講,并鼓勵孩子們完成今天的書畫學習任務和手工任務,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