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文娛動態 >> 正文

咸安:2000余山歌愛好者競唱鄉村美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3-05-10 16:30

咸寧日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胡劍芳

在咸安,山上山下采茶的姑娘,田間地頭干活的村民,游園公園休閑的游客,嘴里唱的是山歌,手里拍的是山歌,腳下踩的也是山歌,一首首山歌串起幸福新生活,甜蜜溢滿心尖尖。

“二月里來桃花妖,燒茶要把清水挑,姐樂也,等郎等得好心焦……四月里來四月八,姐在山中把茶摘,姐樂也,郎在田里把秧插。”

5月2日,咸安區汀泗橋鎮古田村15組村民胡耀傳又在家門口院子里清唱《古田茶歌》,引來村民們開心對唱。胡耀傳坦言不唱山歌不快活,作為茶歌傳承人的他,曾帶出一支古田茶歌表演隊參加江南五省山歌大賽,一舉唱響央視。

“日里唱歌當茶飯,夜里唱歌當被窩,半夜三更唱歌當老婆。”汀泗橋鎮文化中心負責人余利華笑言村民唱山歌的熱情。

為搶救性保護和傳承好山歌,今年3月以來,咸安區委宣傳部、區委組織部、區婦聯聯合挖掘近200首咸安山歌,并整編成冊命名《桂鄉飛歌》,還請民間藝人拍錄成獨具特色的山歌視頻在《云上咸安》逐首展播,吸引眾多市民點擊學唱。

參加中國原生民歌節,登上全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舞臺的高橋山歌《姐樂吔》;桂花山歌《郎在花園外》《生在桂鄉愛桂花》,還有《向陽湖漁歌》,《溫泉河》等一首首飄著泥土芳香的山歌,在鄉村山歌錄制中生動再現,讓咸安人民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民間的精彩。

咸安人說的語言屬于“贛方言”,因而導致民歌色彩與湖北省其它地區有較大差異。咸安人自古愛唱山歌,“有腔無腔隨口一彎”就變成了一首歌。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為解除疲乏,愉悅身心,溝通感情,人們通過吟詩作對,傳唱山歌,來贊美勞動,歌唱生活。無論是在秀麗的幕阜山麓,還是在蜿蜒的淦水河畔;無論是在城鄉的工廠企業,還是在農村的田間地頭,人們都能從山歌聲流的韻律中獲得無窮的力量。

“放牛崽,五谷陰,七歲放牛到如今。冷粥冷飯歸我吃,破衣破褲歸我穿。”這是描寫苦難的歌;“一陣日頭一陣陰,一陣南風進竹林,郎扯竹葉姐墊坐,姐扯竹葉郎遮陰,幾多竹葉幾多情”,這是描寫愛情的歌;“阿妹剪枝阿哥插,心靈手巧人人夸;阿哥施肥妹鋤草,勤勞致富奔小康”,這是描寫勞動的歌……

咸安區桂之香,泉之韻,竹之翠,山之美,湖之秀,人之靈,被譜成一曲曲優美動人的大自然山歌樂章。桂鄉山歌音域廣闊,格調明快,充滿了山鄉田野之風,人們能從婉轉的旋律中體味出蘊藏的陰柔之美,也可從高亢的聲調中感受到洋溢的陽剛之氣。如“紅日照在桂花林,桂花林那個風悠悠,桂花那個林哪,桂鄉人心里就樂開了花”唱唱山里美如畫,唱唱家鄉新生活。

“一朵花香遍一座城、一條河帶活一座城、一首歌唱響一座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讓我們一起唱響桂鄉的山歌,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咸安落地生根,讓文化力量助力該區“四個首善之區”建設。

如今,咸安區通過深挖掘、精創作、廣傳承,開設咸寧山歌專業課程,培養鄉土人才,累計培訓山歌愛好者2000余名。定期開展傳習活動,實現桂鄉山歌唱響千家萬戶,通過“桂花山歌節”“桂花文化藝術節”等活動讓桂鄉山歌真正活起來,火起來。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親子閱讀,讓孩子成長更有力
下一篇: 咸安區肖橋村開展未成年人繪畫活動

相關新聞

  • 咸寧市委黨校舉行2019年下半年主體班開學典禮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文謹、通訊員王遠遠報道:17日上午,市委黨校舉行2019年下半年主體班開學典禮暨“不忘初心、牢...

  • 非遺好物帶回家 這場非遺購物節直播不容錯過

    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下稱遺產日),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的主題是“非遺傳承健康生活”。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

  • 傳承

    劉源望(武漢)有一種傳承總是托舉著嫩尖尖累了的,都藏在袖子里在不經意時,落下還有一種傳承總是以一種集體謝幕的方式先把紛...

  • 永安中學: 清明祭英烈“遇見”紅色宣講

    出隊旗、敬隊禮,齊唱隊歌,為烈士獻花,向烈士默哀并三鞠躬,為烈士獻詞……莊嚴肅穆,每一個環節都飽含著少先隊員對何功偉...

  • 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

    21日,政協第二聯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皮定宇委員對咸寧中醫藥事業發展提出了六點建議:第一,...

  • 咸寧市人事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開展主題教育學習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通訊員王遠遠報道:1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小兵,為參加全市組織人事履職能力提升專...

  • 搭上電商,非遺飛入百姓家

    搭上電商,非遺飛入百姓家——首屆“非遺購物節”述評(上)光明日報記者張玉玲“非遺直播”,叫好又叫“座”。“非遺購物節”...

  • 端午時節話“國風”

    穿漢服、逛國風集市等也引領了一波端午新風尚。微博投票:琴棋書畫、京劇、武術、舞蹈等國粹藝術580票漢服、團扇、國風美妝、...

  • 青春匠心讓西藏“非遺”煥發新活力

    ”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舞蹈教室,伴隨著優美的藏戲唱腔,西藏自治區藏劇團藏戲演員達娃曲珍正向孩子們講解藏戲...

  • 圖文: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清明節來臨之際,赤壁市實驗小學在羊樓洞142烈士陵園開展“祭英烈、學黨史、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好少年”革命傳...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