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詩詞楹聯,大家再熟悉不過,近年來,我市詩詞楹聯學會的成員們扎根泥土,在家鄉文化底蘊的熏陶下,創作出了一批集文采和氣韻于一體的詩文作品,展現了咸寧生態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
致力挖掘本土文化
咸寧市詩詞楹聯學會經過了近30年的歷程,它的前身是1989年成立的潛山詩社。后經市民政局注冊成立咸寧市詩詞楹聯學會,學會建設開始走向正軌。
從最開始的十來名會員到如今的數千名會員,市詩詞楹聯學會培養造就了一支詩詞創作的生力軍、主力軍、志愿軍。
從1998年開始,學會就在市老年大學開辦詩詞學習班,20多年來,累計培養學員超過1000人次。如今,僅市直詩詞班學員個人出版詩集的就不下50人,全市更是能者眾多。
30余年來,咸寧詩壇上這幫熱愛詩詞楹聯藝術的工作者們,一批接一批,堅持不懈地為咸寧文化建設譜寫著新篇章。學會創辦的古典詩詞專刊《潛山詩聯》,已發行112期,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成為咸寧古典詩詞的一張名片,知名度和影響力都很大。
以市詩詞楹聯學會起草編著《詩詠香城泉都》系列叢書為例,在時任湖北省詩詞學會、咸寧詩聯學會顧問石宏希、咸寧市《潛山詩聯》雜志顧問游愛民等資深文字顧問的策劃指導下,在市學會一班人的共同運籌拼搏下,不僅勾勒出了叢書的初始輪廓,而且迅速付諸實施。
市詩詞楹聯學會前后組織了的30余名專家學者反復研究探討,先后從《全唐詩》4980首、《全宋詞》2033闕中尋組古人稿,再從全國及本市6個縣市區共計15個渠道征集今人稿。以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歷史文物性及質量高的標準,整體篩選出較優秀的作品,既展現咸寧歷史人文的悠遠,又集專題之美韻,以饗讀者。
詩詞藝術遍地開花
市詩詞楹聯學會的成員們熱心傳統詩詞教學,傳遞正能量,首開詩詞班授課之先河。
1998年在學會創建之初,學會就在市老年大學開設了詩詞教學班,并受邀在橫溝鎮農民詩社、市實驗小學、湖北科技學院等單位,開展詩詞講座,宣傳詩詞的教化作用,深受詩社及學校好評。
在我市文化部門和市詩詞楹聯學會的帶動和影響下,一大批農民出身的詩人加入了農民詩社,參加各縣市區、咸寧市詩詞楹聯學會組織的培訓和各種活動,創作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農民詩社也越辦越紅火。
2022年金秋十月,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歌大賽在咸安區橫溝橋鎮群力村舉行。比賽沒有豪華的舞臺、豐厚的獎金,所有嘉賓和主角都是農民,而他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詩人”。該鎮第八屆農民詩聯大賽如期舉行,來自全鎮的30名農民“詩人”先后登臺朗誦詩歌作品,用詩歌描繪新生活,謳歌新時代。
這些年來,我市廣大詩人們在詩書畫創作中修身養性,用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影響、教育子孫后代,促進了家庭和諧;通過自己的藝術才情,服務村里的鑼鼓隊、廣場舞隊,為他們創編節目,促進了村風、民風的改變。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和農村廣場舞、書法、美術、剪紙、體育、農民樂隊等文體活動蓬勃開展,開辟了我市基層精神文化建設的一片新天地。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市詩詞楹聯學會的帶動和影響下,一大批詩詞楹聯愛好者或加入了當地農民詩社、文學團體,或參加基層縣市區組織的各種文藝培訓、文藝展演活動,創作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各類基層詩社也越辦越紅火。
矢志不渝堅守初心
為了鉆研詩詞,市詩詞楹聯學會的會員們經常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在詩詞創作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尋和思索。
詩詞學會的領路人石宏希精雕細琢完成他的優秀詩詞集《涓滴吟瀾》。原會長陳錦文克服重重困難,鍥而不舍出版了自己的新詩集《陳錦文詩詞選集》。80多歲的王自成生前雖疾病纏身,但詩心不老,病榻揮筆,臨終前還編著出版了自己的最后一本詩集《衡門落墨》。謝邦華教授雖因病行動不便,仍爭分奪秒整理出版了3萬5千字的《詩文品鑒》。會員邱樂義壯志不讓少年,揮毫潑墨寫出了毛澤東詩詞100米長卷,令人嘆為觀止。耄耋之年因病開刀,身體尚未康復的徐志,用一年的時間整理出版了自己的詩文集《耄耋雅情集》。
陳汝定系中華詩詞學會、湖北省詩詞學會會員,是市詩詞楹聯學會籌建人之一,曾任該學會副秘書長、常務副會長、顧問等職。
1996年退休后,陳汝定潛心學習、弘揚傳統詩詞文化,其創作的大量詩、詞、聯和文章,有相當部分刊于《中華詩詞》《湖北詩詞》《湖北日報》《咸寧日報》等省內外數十家刊物,在發掘、整理、編纂、宣傳鄂南本土詩詞文化上,也多有貢獻。
2022年9月27日,市詩詞楹聯學會會長沈雄飛向市檔案館捐贈《咸寧市詩詞楹聯學會大事記》《咸寧詩苑石刻稿本記錄》《清窗詩箋》3套新作,其中《清窗詩箋》是沈雄飛的個人著作。
“傳承優秀的中華詩詞,是所有詩詞愛好者義不容辭的共同責任,要有強有力的后備軍。”沈雄飛不僅領導、主編詩集,自己帶頭創作詩聯出版詩集,還為初入市詩聯班的新學員講解詩詞創作基礎知識,在沈雄飛等一批“老黃牛”的引領下,咸寧詩壇新人輩出,桃李爭春香滿園。
詩歌對于市詩詞楹聯學會的會員們來說,是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退休后,他們沒有選擇含飴弄孫的悠閑日子,而是將自己的后半生都傾注到了詩歌的創作中來,選擇寫詩來豐富他們的退休生活。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安區青少年科技館已進入內測階段
下一篇:
與國寶的精彩邂逅
200余名會員由公務員、教師、醫生、農民等組成,他們從田埂,從廠房,從講臺款款走來,用手中筆抒發了對時代社會生活最美的歌...
截止目前,市旗袍協會募捐到現金16100元,模特藝術團募捐到現金20800元,通山縣旗袍協會募捐到現金16900元,此外,崇陽縣旗袍...
近年來,我市作家協會會員和文學愛好者創作熱情高漲,創作發表的作品數量大幅增長,質量不斷提升,呈現出百花爭艷的大好局面...
核心提示: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咸寧市新聯會理事、湖北香城文創空間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程科,積極響應市區兩級統戰部和...
咸寧網訊記者杜培清、通訊員李旻媛報道:近日,咸寧市女作家協會出版《花枝春滿-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征文薈萃》,此書為咸寧市女...
咸寧網訊通訊員周益民報道:近日,咸安區作協召開文學創作座談會,進一步了解近年來全區文學創作現狀,布置下一步創作任務,促...
協會秉承“誦讀經典,傳承文明”的辦會宗旨,充分發揮聯絡、協調、服務職能,團結廣大朗誦愛好者,致力于朗誦藝術發展,積極開展各...
文/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圖/通訊員阮家茂?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因相同的愛好聚在一起,用鏡頭記錄生活,把香城...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龍鈺皮道琦質樸的鄉村景色與現代影像相結合,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嘉魚縣一群善于捕捉美的攝影...
活動總結了成績,安排了工作,增補了主席團班子成員,進行了會議交流發言,開展了現場書畫研習和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