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恬
| ||
|
這個冬天,因疫情格外漫長。在家“宅”的日子,不少人的生活發生了改變。
其中有些人,打開了往日因忙亂的生活而顧不上的書本,靜下心來讀書,從書中汲取力量,讓自己變得平和、溫潤、清醒,也在這個冬天,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收獲。
這個冬天,閱讀無處不在,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點亮生活,溫暖人心。
“宅”生活重拾讀書樂
“被遺忘的書,現在重拾起來!”“終于有時間好好讀幾本書了。”“看了《三聯生活周刊》的《最美敦煌》,姑且當自己去旅游過吧!”……寒假期間,微信朋友圈里不少人這樣“曬讀書”。
采訪中,很多居民都表示,疫情進入新階段后讓他們有了更多的閱讀時間,之前工作太忙太累,回到家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讀書。
因為“宅”在家,終于可以把想讀的書重拾起來。“在家有了一段不被打擾的時光,靜靜地看完以前買的幾本書,算是給自己充電吧。”居民戴女士說。
記者了解到,寒假不少市民的閱讀量明顯增加,有市民兩個月的讀書量甚至超過了過去一年的總和。
有的市民會選擇讀電子書,但更多的還是選擇紙質書。值得一提的是,市民的閱讀習慣也有所改變,童書、文教和書法類成為剛需,很多人重新拾起大部頭。
“多年前看得懵懵懂懂的書,居然越品越香,于是有個大膽的猜想,現在是不是也能讀懂《百年孤獨》了?”市民宋女士坦言,寒假有較長時間靜下心來閱讀,對書的內容理解會更深。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宅”在家里的這段時間,很多家長以親子閱讀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
“每天的親子閱讀,是我們家最溫馨最幸福的時光。”市民白女士說,她和先生會通過言傳身教,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陪著孩子一起讀書。
重新撿起“大部頭”
“幸虧了有這個‘超長’假期,讓我‘消滅’書單上的不少書。要放在平時,只有暑假才能有比較集中的時間讀書。”談起寒假的閱讀情況,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高級教師陳霞這樣說。
除了在線上給學生們上課,陳霞開啟了讀書模式。無論是文學類的《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文言文版,還是哲學類的《蘇菲的世界》,都被陳霞一一“拿下”。
不過最讓她自豪的,莫過于完整地讀完長篇小說《三體》。“去年下半年我就把《三體》納入書架,直到今年2月才讀完。”陳霞說,寒假自己的閱讀量比平時大了很多,“平時在學校工作完就會給自己找借口很累了,看得不會像現在這樣連貫。”
《春秋戰國策》《五代十國策》《三國演義》……這個冬天,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409班沈田晗月“啃”下了大大小小10多本書。“老師說我們假期要多讀課外書,我喜歡讀書!”提起自己讀了哪些書,沈田晗月滔滔不絕。
“平時我一周只能讀一兩本書,現在一周能讀5本呢!”“宅”家不僅讓沈田晗月讀書的量變多了,效率也高了起來。
“除了讀學校書單上的書,我也會自己找愛看的書去讀。原本家里有的書讀得差不多了,我就讓爸爸媽媽買些新的書回來。”沈田晗月說。
沈田晗月讀書的涉獵范圍比較廣,小說、歷史、科普、兒童文學等她統統都感興趣。而且,讀完書還不算,沈田晗月趁著從書中學到的知識仍然“新鮮熱辣”,便會把相關的內容及時運用到作業上,“比如我最近看了《趣味成語故事》,里面的成語正好可以用來寫作文。”沈田晗月表示。
讀書活動搬上“云端”
疫情讓我們放慢了生活的腳步,也是在家“充電”的好時機。
“宅”生活限制了身體的自由,靈魂卻不受約束。實驗外國語學校409班開展了趣學班活動,每周都有閱讀作業,同學們讀名著、讀經典、讀童話,并做下批注、分享讀書感受;110班的班級群里,老師帶大家一起誦讀經典,背誦古詩文,一起感受經典的魅力;104班推出閱讀半小時、親子共讀等活動,讓學生閱讀熱情高漲。
溫泉中學的孩子們與爸爸媽媽“強強聯合”,共讀一本書、合作完成讀書筆記。學校別出心裁,把寒假讀書活動搬上“云端”,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讀書活動,讓孩子們與閱讀相伴,豐盈心靈。
目前,學生們的閱讀仍以紙質書為主,且相較于平常,閱讀時間明顯增多,越來越多學生會和家長一起完成親子閱讀。
“閱讀可以豐富我們的寒假生活,也可以讓我們靜心思考,不至于在網絡時代迷失自我。”對于寒假讀書的意義,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110班班主任蘇幸藝說,“比如童話類的文學書籍,可以讓人心中充滿希望;讀疏導心理的書籍,可以調整自己的情緒;讀科普類的書籍,可以讓我們適當掌握科學知識,增強生存技能。靜靜在書屋中堅守,我們身上的鎧甲就會堅韌很多。”
“學校通過線上‘云讀書’的方式,讓我感覺就像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讀書。”溫泉中學七年級學生小林開心地說。
小林說,他以前的閱讀都是以紙質書為主,寒假,學校組織開展“云讀書”活動,讓他和同學們可以在線上閱讀,大家可以自如地交流讀書的方法和體會。
寒假在家的日子,小林的閱讀量比以往增加了,每天大概會花2個小時讀書,讀了大概有七八本紙質書。
他說自己比較喜歡讀名著,中國名著或者世界名著,還有兒童文學類型的書籍和漫畫。最近,他和爸爸一起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印象特別深刻。“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一個和我們不一樣的孩子是如何在困難中學習的。”小林說。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工藝美術展,等你來!
下一篇:
通山婚俗文明樹新風
”8歲孩子家長楊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周末經常帶孩子到圖書館,要么一起看書參加活動,不僅增長了見識,也促進了父子感情。
”4月7日下午,在咸寧市第十四小,全校學生的社團活動讓整個校園沸騰了。
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為滿足市民多樣化、多層次的閱讀需求,市圖書館聯合市婦聯,推出一系列閱讀活動。“看見幸福...
除開展親子同上一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課外,該校多線行動,近期還先后組織開展了線上暑期安全專題知識教育課,暑期安全教育主題...
為營造良好家庭閱讀環境,促進親子共成長,近日,咸寧市婦聯“書香飄萬家”親子故事會在咸寧市圖書館三樓創客廳舉行, 80余名...
假期里,赤壁市羊樓洞、崇陽縣柃蜜小鎮、嘉魚縣山湖溫泉等景點,咸寧市新時代文藝中心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小分隊將文化活...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親子共讀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關系廣大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王恬報道:近日, , “書香飄萬家”親子共成長漂流書包第二期傳遞啟動儀式在該館舉行。據悉, “書香飄萬...
老師循循善誘提問,學生快速機敏回答,課堂互動活潑有趣,學習氛圍十分濃厚。
讀書對孩子的意義重大。所謂親子閱讀就是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在孩子的成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