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娛 >> 文娛動態 >> 正文

魂縈夢繞故土情 ——走近崇陽本土作家程二春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2-02-09 15:52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麗婭

她從雋水走來,灌溪山水養育著她長大,寺前桃李目睹著她出發。

十年來,她握緊手中的筆,穿梭于崇陽的山水間,用真情記錄著一個個古村落、古民居及一座座古橋、一棵棵古樹的歷史變遷……

日前,崇陽縣鄉土女作家程二春攜著作《雋水縈夢》在崇陽縣委黨校舉行簽售發布會。記者前往采訪,了解她創作這本書時的點點滴滴。

機緣巧合,她走上寫作之路

“我出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30年前,被安排到縣文化館幼兒園工作,當時我的公公是縣文化館的創作員,他發現我愛讀書,就一直鼓勵我,要學業務多寫作……”程二春回憶。

最初,她走上創作這條路,是抱著一種“多為文化館做點貢獻”的初衷。然而,事與愿違,當時,單位效益不好,一度只能以文補文來創收,職工的工資只能發百分之七十。1998年,程二春被分流下崗外出打工。

期間,她做過工人,當過農民,開過書店,嘗盡了生活的艱辛。直至2008年,程二春才又回到文化館上班。無論走到哪里,她始終沒有忘記寫作,都會帶個本子和一支筆在身邊,把游歷見聞記錄下來,她還給自己取了個筆名“江南雪”,所寫的文字在多家媒體刊發。

“201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侵權官司,更加激發了我寫作的沖動!”程二春說。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她發現自己父親的遺作被父親生前的好友剽竊發表。隨后,她多方求證,尋求父親手稿。歷時兩年多,跨越三個省,多處找證據,終于奪回了父親遺作的著作權。

在取證的路上,她受到父親生前的多位老友的關心與指點:“你在文化館工作,為什么不寫一點東西,現在是文化大繁榮,為什么不為文化館做點貢獻?”

聽到這些話后,程二春當時的心情是沉重的。也就在那一年,崇陽縣文化局開展大型歌舞劇《雋水河畔》征歌詞活動。她懷著對家鄉的熱愛寫了一首《雋水縈夢》,沒想到竟然獲得一等獎。

這,也更加堅定了她寫家鄉的信心。

以筆訴情,從鄉土文化開始

2014年,省媒楚天都市報與崇陽當地合作,開辟了一個“活力崇陽”周刊,其中還專門有一個“雋水河畔”,專門刊發崇陽當地的風土民情、歷史文化等。程二春文化底蘊深厚,被聘為該刊的“特約記者”。熱心于文化創作的她,經常帶領記者們翻山越嶺,走遍崇陽的各個角落。

“我一直都想為家鄉寫點什么,這些遺落在山水間的傳統文化,不就是最好的素材嗎?”程二春若有所悟。

“人生要走很多路,有一條路不能忘記,那就是回家的路。我出生的地方,在崇陽縣天城鎮寺前村,記憶中,那里有崇陽有名的灌溪,有紅墻白瓦的古寺,有雕花精美的古民居,有大片的桃樹和李樹,還有御賜牡丹……”程二春說,于她而言,故鄉裝滿了她對親人的思念,也讓她無法成為別的地方人,她也親眼目睹了故鄉的變遷,樓高了,路寬了,村子卻空了,所以,她決定從老家寺前村開始寫起,寫回憶、寫變化、寫歷史文化,再逐一采訪崇陽其他的古村落。

“在二春的筆下,故鄉的老屋,記錄著歲月的痕跡和美好的親情;故鄉的梨花,承載著她對父母的思念;而故鄉的李花,被二春炒熱了,她每年三月帶著文友到寺前踏青,端午去摘李,很多文友寫了美文,編成圖文并茂的微信廣泛傳播……”崇陽縣政協副主席、文聯主席吳梅芳介紹。

吳梅芳告訴記者,在程二春關于家鄉的文章《灌溪山水含詩情》里,她寫灌溪寺的歷史、繩武門的傳奇、天門觀的傳說、西莊畈的振興,文章在今日頭條發表后,點擊量很高,曾引起過市委主要領導的關注,得到縣主要領導的表揚,這些都是二春對故鄉最深情的反哺。

此后,她風雨兼程,訪遍了崇陽的大部分村莊,采古村莊、古民居、古老樹、古驛道等。

“我們去的村落,大部分都是偏遠山村,有的甚至通不了車,只能靠自己雙腳一步一步爬上山,有時還得在茅草荊棘里穿梭,手腳都被刺出血來……盡管采寫的過程是十分辛苦的,但我卻是很開心的!”程二春說。

集結出版,成崇陽鄉土教材

《雋水縈夢》一書,由《古居情長》、《故鄉情思》、《自然筆記》、《詩韻雋水》四輯組成,涉及崇陽縣58個行政村的相關古村落、古民居、古樹、古橋、古泉、古堰等,共256頁,20余萬字。

“現在的農村,跟上世紀年代的農村不一樣,新農村的氣息正向我們撲面而來……”在簽售發布會上,程二春介紹。

她說,如今的農村,有些耕地荒了,鄉村生活完全變了樣,鄰里關系也沒有小時候那么融合……

正是基于這些現象,她在寫《古居情長》和《自然筆記》后,才加上《故鄉情思》這一章節,將傳統文化和新農村的變化,以紀實的形式展現在讀者面前,希望每個讀者在閱讀中,尋回更多的淳樸與純真……

“這本書,是鉤沉崇陽過往的文史資料,也是游歷家鄉的風景畫;是對血脈親情的深切懷念,也是對鄉村振興的自覺書寫。”吳梅芳說。

“這本書,是對崇山雋水人民實施美育教育的好教材,也是鄉村文化振興的好教材,還可以作為中小學生的鄉土教材,很值得一讀!”崇陽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紅梅說。

“程二春不僅是家鄉文化宣傳的志愿者,更是一個真正的筑夢者!這本書,是了解大美崇陽的新文本,是了解崇陽鄉村的新平臺!”向陽湖文化研究專家李城外如此評價。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書香里的別樣年味
下一篇: 咸安區圖書館“線上閱讀”服務讀者

相關新聞

  • 看懂了歷史,讀懂了人心

    家正統學說影響的契丹人歷經金朝與蒙古帝國,以經世濟民為人生目標。通過對其生平的描述,作者將他糾結的心態、猶豫的選擇層...

  •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子獲國賽二等獎

    咸寧網訊通訊員陳金鋒報道:12月5日, 2020“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寫作大賽(高職組)總決賽遠程線上舉行,來自全國27個省(...

  • 淺談如何進行寫作教學

    在學生眼中,有這樣一句口號:語文學習有三怕,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也沒有做...

  • 閱讀與寫作如何無縫對接

    語文學科的學習中,閱讀與寫作是重中之重,如何實現無縫對接,成為不少中小學校的家長和學生們關注和討論的話題之一。現在三...

  • 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家里兩個孩子都不愿意寫作文,怎么辦?家長大可不必在孩子面前表現得著急上火,無形中加重了孩子畏懼心理。語文教材每一篇...

  • 通山本土作家出版鄉土散文新作

    咸要網訊通訊員徐世聰報道:“受疫情影響,新書昨天才到,現在正在聯系網上商城出售中……”13日,通山縣鄉土作家袁麗明說。...

  • 書寫咸寧人民戰疫之歌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2020年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2月17日,在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

  • 通山縣作協開展文學講座

    去投身時代洪流,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碑,為建設現代化秀美新通山作出更大貢獻。

  • 史鐵生與地壇

    吳梅芳(崇陽)多年前,我讀過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年輕的他在雙腿殘疾后,過上了輪椅生涯,精神苦悶,每天搖著輪椅到一...

  • 擁抱春天,擁抱你

    這家伙,我作協的朋友,叫了這又冷又熱的微信名,讓我省略了她真實的名和姓。當時,一桌的文學愛好者里,她獨樹一幟,圓臉,...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