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通城縣塘湖鎮是一個集老區、山區、邊區、庫區于一體的革命老區。作為通城縣最大的蘇區,塘湖鎮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著名的“紅色小鎮”。
??特色小鎮迎客來
??7日,記者跟隨游客一行十多人,前往通城縣塘湖鎮的黃袍山紅色小鎮。到達塘湖鎮后,繼續前行十來分鐘,即抵達荻田元帥廣場。
??“這里走出了抗日將軍黃全德,革命英雄劉亞青等革命先烈,也是元帥羅榮桓革命生涯的起步地。”在荻田元帥廣場,塘湖鎮工作人員一路引領,給大家一行做向導,一路上還有當地村民的熱情接待,民風淳樸,情意綿綿。
??置身紅色小鎮,記者仿佛進入了時空隧道,古樸的路面、清新的自然環境,加之豐富厚重的紅色革命文化,這些極具時代印記的元素,猶如把人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令參觀者無不感到震撼和催人奮進。
??荻田村位于湖北省通城縣塘湖鎮東側的黃袍山下,是原通城蘇維埃政府、黃袍公社、黃袍鄉政府駐地所在,也是通城縣東側的主要商貿、文教、旅游集散中心,是通城縣主要邊貿中心之一。
??從荻田進山幾分鐘,有一個紅河電站,站后有白水巖瀑布,號稱中華第一落差的瀑布,氣勢雄偉,似從天降。此處有革命浮雕,有高聳入云的黃袍革命烈士紀念碑,有蒼松翠柏,莊嚴肅穆,安靜深沉。
??荻田村總人口約三千人,是省旅游名村創建村、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市魅力新村等。這里有羅榮桓早期革命紀念館、通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黃袍山革命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通城目前現存最為壯觀之一《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元帥廣場》甘坑老屋等古建筑;這里還養育了黃庭堅、方琳、方迪、方瓊等多位尚書、進士。
??旅游助力生活美
??“我特意帶兒子前來參觀秋收暴動紀念館。”當日,80后的游客葛萬輝表示,在通城縣塘湖鎮了解紅色歷史后,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讓他感慨萬千。
??憑借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和別具一格的紅色旅游資源,讓該鎮人氣和知名度持續飆升。紅色旅游讓塘湖人氣爆棚,也催生了火熱的旅游經濟。很多世代靠務農為生的當地村民做起了“旅游生意”,紛紛在景區周邊開起了副食店、擺起了攤、開起了游樂園,依托紅色旅游讓他們的生活悄然發生改變,走上小康致富路。
??塘湖是一片紅色的沃土,開國元帥羅榮桓曾領導農民建立勞農政府,拉開了湘鄂贛邊區和鄂南秋收暴動的序幕。這里傳頌著英雄母親黃菊媽的革命故事,紅河瀑布、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羅榮桓元帥鑄銅塑像、黃菊媽墓等歷史人文景點枚不勝舉。為持續擦亮紅色旅游品牌,塘湖鎮黨委政府提前部署,精心謀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將景區全部向游客免費開放,以優質服務喜迎八方賓朋。
??近年來,荻田村充分發掘紅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游,修復了羅榮桓早期革命活動紀念館,征集存放了大批革命資料;整修了紅河革命烈士陵園,新建星火燎原牌坊。這里是電視連續劇《元帥從這里起步》實地拍攝取景最多的地方,是全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小學校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先后接待中小學生和城區居民10萬余人次。
??荻田村旅游項目豐富,可以到白水崖攀崖,到大玉溪、小玉溪摸魚,到農家樂品嘗綠色生態魚、食農家菜、飲農家米酒。春天可以上山采薇菜、野竹筍,秋天可以到板栗園采板栗。
??目前,荻田村結合新農村建設,搶抓紅色旅游名村建設機遇,整潔村容村貌,倡導熱情淳樸的民風村風,走紅色旅游與綠色生態旅游相結合路子,努力打造鄂南旅游名村。
??紅色精神永傳承
??記者來到了大堝村附近的黃菊媽墓園。高大的牌坊上有縣里書法家吳忠祥書寫的紅色對聯,概括了黃菊媽的歷史和意義:“黃袍山為革命圣地;黃菊媽的媽媽是紅軍母親。”黃菊媽的丈夫、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都在革命中犧牲,她自己歷經磨難逃生,在山野里獨自生活了十年,直到解放后被發現,1959年應邀出席了全國群英會,受到了毛主席等領導人的接見。“一生持正義,千古仰遺風。”游人到此,可給曾經的勇士敬禮,給現在的人生壯行!
??近年來,該鎮搶抓幕阜山綠色產業帶建設機遇,大力加強本地紅色資源的挖掘和保護,傾力打造以“一館四址”,即通城秋收暴動紀念館、湘鄂贛省委黨校舊址、通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紅河革命烈士紀念碑舊址、“革命母親”黃菊媽墓地舊址為主體的湘鄂贛三省聞名的紅色教育基地——塘湖“紅色小鎮”。
??當你走進幕阜山下,只見簇簇杜鵑競相怒放,松柏婆娑迎風搖曳,雄偉的白水巖瀑布從天而降,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仿如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
??為把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紅色基因利用好、發揚好、傳承好,當地工作人員介紹,該鎮緊抓幕阜山綠色產業帶建設機遇,以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為基石,以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為抓手,以荻田村為“主戰場”,將望湖、大堝等村串成一線,傾力打造湘鄂贛三省聞名的“黃袍紅色小鎮”。
??初春時節,草長鶯飛,漫山遍野的櫻花競相吐蕊,為這個古樸、厚重的小鎮增添了幾分美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如今的塘湖鎮環境美了,百姓富了,鄉風更文明了,而那份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始終鐫刻在人們心里。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通山縣婦聯重溫黨史守初心
下一篇:
咸寧市香城書房全民閱讀引新風
? ? ?自力村的碉樓歷史不長,最早的建于1917年,最晚的建于1948年,這些碉樓在建筑材料、結構、風格上基本是大同小異,呈...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 ?作者:熊剛毅(中共西藏自治區委黨校〔區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
《二十世紀中國史綱》增訂版金沖及?著?建黨百年之際,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增訂版(以下簡稱《史綱》)由三聯書店出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人民解放軍根據形勢任務變化進行了數次精簡整編,其中較大規模的有以下幾次:建設諸軍兵種合成化國...
本次峰會以“激發數據要素新動能,開啟數字中國新征程”為主題,峰會議程主要包括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成果展、創新大賽...
?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革命先輩家書家訓叢書》共3冊,收錄了革命領袖、革命先輩、開國元帥和革命英烈書信130多封,家訓50...
2月23日,2021年全市河湖長制暨長江禁捕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遠鶴出席會議并講話,強調要深入推行...
2月25日,咸寧市副市長譚海華帶隊調研淦河窯嘴大橋國控點位水污染防治工作,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扶貧辦主任顧興旺、市生態環境...
2020年12月28日上午,市委書記、淦河市級河長孟祥偉來到咸安區馬橋鎮高賽村王畈攔水壩,從上次徒步巡河終點、淦河左岸570號界...
咸寧河湖長制重點工作成績突出獲省級表揚嘉魚首次舉行公益訴訟增殖放流趙海山赴咸寧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2020年12月16日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