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致敬中華英雄兒女——《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出版座談會暨向抗疫英雄贈書、贈畫儀式”在北京舉行。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肖淵,北大醫學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李佩濤、王奔、陳琦,北醫三院赴新發地抗疫醫療隊隊員張鶴立、王佳琦,北醫三院黨院辦副主任、醫院服務管理辦主任周蕾,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辦黨辦副主任曹菁等抗疫醫務工作者代表;十三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版權協會理事長閻曉宏,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人民出版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辛廣偉,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陶勤,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國家衛健委宣傳司代表沈閏洲,中國美協副秘書長(掛職)汪帥紅等領導和嘉賓;原人民日報《諷刺與幽默》主編、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名譽主任徐鵬飛,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美協美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黃華三,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室主任孫立新,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創作員王利軍、陳琳,空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創作員王一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李鶴等美術家代表,中國美協全體干部職工,人民出版社部分工作人員,以及在京新聞媒體記者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由中國美協秘書長、一級巡視員馬鋒輝主持。
徐里在座談會上講話,他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用手中畫筆努力描繪偉大時代的精神圖譜,表現最美中國人,用美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抒發愛國情懷,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在這些作品中我們能看到,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數以萬計的白衣天使、人民解放軍、公安干警逆向而行,主動奔赴戰場,奮戰在抗疫最前線;一支支突擊隊日夜奮戰在科研攻關、醫院建設、物資生產的第一線,及時建立起了抗擊疫情的生命線;數以萬計的基層公務人員、社區工作者組成一批批志愿者隊伍勇毅前行,穿梭在鄉間街頭,堅守在社區卡口,筑起了保護群眾的屏障。這些作品也以獨特的美術形式紀錄著歷史,能夠讓后人借此永遠銘記這段歷史中大家所做出的奮斗和犧牲,所展現的頑強拼搏精神。
辛廣偉表示,疫情期間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反映疫情的圖書,如《最美逆行者》《戰“疫”日記》《中國疫苗百年紀實》等,《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是其中唯一一部藝術圖書,具有較高創作水平,制作精良,內容豐富。反映了整個偉大抗疫斗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黨和國家總領全局,一線抗疫的頑強堅毅,后方資源的全力支持,還是社會各界的愛心和奉獻,都凝聚到了這本畫冊中。
萬捷表示,每當國家遭遇災難,藝術家們總會挺身而出,用藝術語言記錄和支持抗災活動。在這次的疫情中,美術家們在短時間內用各種美術形式歌頌英雄、歌頌黨和國家,這本身就是一種奇跡,不僅是用美術的形式記錄歷史,更是用藝術的手段弘揚抗疫精神,讓更多人感受到全社會抗擊疫情的偉大壯舉,同時,也要感謝所有的抗疫英雄,這些英雄中的許多人都是90后,他們代表著中國的希望和未來,彰顯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優秀傳統和自強不息的中國精神。
書籍對人類而言意義深遠。閻曉宏表示,中國美協和人民出版社自今年2月起便開始策劃《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充分體現了美術工作者的擔當和情懷,展示了包括醫務工作者在內的各行業抗疫英雄的崇高形象,今后,我們要繼續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發揮抗疫精神,增強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勇氣和信心,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懈奮斗。
在看了《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后,姜昆深受感動,他表示,抗疫精神就是萬眾一心、守望相助的精神,就是聞風而動、雷厲風行的戰斗精神,就是全國一盤棋的精神。人要有一點精神,這個精神就是民族的精神。
沈閏洲表示,這本畫冊通過畫筆讓記憶升華、讓凡人閃耀,我們看到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這將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美術家代表黃華三回顧了創作《不負蒼生》的源起,作為一名美術家,在看到廣大醫護工作者逆向而行、英勇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情景,尤其是張定宇院長等英雄事跡時,毅然決定用畫筆謳歌英雄,贊美偉大抗疫精神,用作品歌頌這些在國家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的英勇斗士。
王一帆講述了自己創作《抗疫勇士》的故事,她說,有感于空軍史上首次成系列、多波次動用大型運輸機緊急投送人員和物資,決定以此為背景進行創作,創作過程中因封閉管理訂不到畫板,戰士們就用禮堂的背板鋸下來給她當畫板,沒有模特,戰友們就主動過來客串,最終作品創作完成,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凸顯出藝術緊跟時代、藝術服務人民,這正是美術工作者應盡的義務。
抗疫主題創作中漫畫是重要組成部分,徐鵬飛回顧了本次抗疫過程中,漫畫家群體投入創作的過程。他認為漫畫家密切關注社會,疫情的突如其來,使人們在方方面面進行反思,體現在漫畫作品中除了歌頌贊譽,也有對生活陋習的諷刺,以此引發公眾深省,發揮漫畫的獨特社會功效。
在抗疫新冠疫情的最前線,活躍著一大批年輕的醫護工作者,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奮斗的青春最美”。援鄂醫務人員代表、給習近平總書記的寫信的90后青年醫生王奔向大家講述了戰斗在抗疫一線的心路歷程和無數個感動的瞬間。他表示,這次最大的收獲就是更明白醫生這份職業的價值和魅力所在。回到醫院的工作崗位后,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知識、提升專業技能,讓自己成長得更快,盡可能地去幫助更多患者恢復健康,這是作為一名醫者的責任和擔當。
隨后,閻曉宏、姜昆、徐里、辛廣偉、萬捷向抗疫醫務工作者贈送圖書,徐里向北京大學醫學部贈送美術作品,以此帶動和激發美術家、美術工作者及全國人民繼續做好防疫工作,直到贏得這場抗疫戰爭的最后勝利。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中國美協迅速響應,按照黨中央部署,在中國文聯堅強領導下,先后向湖北省美協發出慰問信,向全國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發出倡議書,號召美術界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投入防控疫情的嚴峻斗爭,全國美協系統迅速行動,各地美術家和美術工作者克服困難,傾情創作。截至2月15日,共收到包括中國畫、油畫、水彩·粉畫、漫畫、連環畫、宣傳畫、素描、速寫、雕塑、版畫、漆畫、綜合材料、兒童畫、工藝美術等作品約36000件。至2月25日,中國美協官網、微信公眾號累計推送《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美術家在行動》系列宣傳圖文100篇,作品1325件。各省市美協接收來稿約45000件作品。隨后中國美協與人民出版社、雅昌文化集團一道特別策劃,從中精選255件作品匯編《戰“疫”中國:全國美術作品選》,5月正式出版發行。8月,其中102件作品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眾志成城——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中展出。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榮池)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微電影《永不退役的士兵》彰顯英雄風采
下一篇:
古人開學那些事兒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2020年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2月17日,在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馬麗婭近日,我市舉辦抗疫詩詞作品集《庚子壯歌》首發贈書暨“香城味道杯”頒獎儀式。2月6日,正式發起咸...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報道:“講述疫情之下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跡,展現社會各界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抗疫精神。活動征稿以...
抗疫英雄之醫護群體——“帶隊勇闖隔離區的臨退休醫生”曹曉英, “白衣作戰袍,上陣父子兵”的徐自強、徐秋筆, “推遲婚期...
本報訊記者王恬報道:近日,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市作家積極展開抗疫主題文學創作,立項《抗疫者說》,為全民抗疫鼓...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部署,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
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國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
4名曾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新聞工作者登臺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 140名新聞工作者代表和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專業的...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與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制作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
戰“疫”不缺位“宅家”不虛度咸寧網訊今年疫情期間,柯于明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作為一名黨員作家的職責,除了帶領家人搞好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