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一說到文化,總給人以風花雪月、悠游逍遙的印象。老輩也有云:行有余力,而后為文。但到了今天,我們不得不說:時代變了,“文化”不再是后臺的配角,是已經成長為臺前的主力。在廣州,2017年文化產業就突破GDP占比的5%,成為支柱產業;在全國,據初步核算,2019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5萬億元,占GDP比重為4.54%,與成為“支柱”也僅一步之遙。
“技術”與“故事”的結合,就是“文化”
這幾天,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文化產業作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領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技術”與“文化”的相互賦能,共同成長,更是成為各界議論的焦點。中宣部副部長傅華在服貿會重要論壇活動、第十五屆北京文博會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的致辭中就指出,文化產業是全球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文化產業近年來始終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新引擎。他表示,要著眼于高質量供給,充分發揮科技對文化的賦能作用,促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積極推進廣電5G、文化互聯化、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動出版、影視、演藝、發行、印刷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其實,這個邏輯也并不復雜:舉凡產業,必然以技術、人才、知識為基礎,當中最富競爭力、最具產業價值的部分,就是核心技術、核心人才。中國古代的絲綢、瓷器、茶葉三大長期占據世界產業鏈頂端的大宗消費品,之所以能成為國家經濟命脈之所系,正在于國人在那段時間里對其核心技術的掌握和控制。那些附加在它們之上的,對于東方的浪漫想象、美麗傳說,實際上都是和今天的歐美奢侈品一樣的“故事”,是賦予產品高溢價所必備的品牌內核。這種“技術”與“故事”的結合,就是“文化”。
未來,是賽博朋克般宏大理性的圖景嗎?
現代電影工業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無論是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的轉變,從默片到有聲的發展,還是上世紀末以來電腦技術、體感技術的廣泛使用,被視為標準“文化產品”的電影,其實早就是以科技驅動的工業體系中的一部分。《星球大戰》《阿凡達》《水形物語》……在技術上的突破,不斷地強化著電影作為“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開拓著新的產業領域,孕育著新的消費土壤。
如果在20年前,也就是我們進入21世紀的第一年來看廣州的文化產業發展,大家多半想不到會是今天的樣子。動漫、網游、電競、直播……正是在這20年來科技快速迭代發展的大背景下,自然生長出來的新業態。可以說,正是技術的進步,讓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產生了躍升。那么下一步,我們曾經在那些賽博朋克風格的科幻電影里看到的宏大、理性的未來圖景,是不是就是更新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呢?
廣州是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地,身處海陸之交,素來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前沿。這里的文化,曾經借助廣彩、廣繡、廣雕那些精美絕倫的手工藝品,傳播到全世界,講述著有關遙遠中國的優美故事。支撐起這種講述的,是廣州城內外數以十萬計的優秀工匠、商人。他們是各個歷史時期最先進生產技術的擁有者,“廣貨”行銷世界的歷史,是一部技術作為先導的歷史。在今天,形態更加多樣的“廣貨”,更加生機勃勃的廣州文化,也要憑借技術的力量,走向世界。(文/卜松竹)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為什么是四行倉庫?看《八佰》前了解這些細節
下一篇:
央視綜藝節目在創新中實現提質升級
當前咸寧正處于奮力沖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文化產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著力...
中國網訊 近日,山東省梁山縣舉行了梁山泊平原水庫、梁濟運河濕地開工典禮,進一步加快了該縣打造水滸旅游文化產業和新城開發...
今年在央視一套黃金劇場播出的電視劇《誓言今生》,不久前獲得中宣部頒發的第12屆“五個一工程”獎。和一般電視劇不同的是,...
入駐國家動漫園的企業享受中新天津生態城的最優惠政策,其中包括一站式審批、辦公租金補貼、資金獎勵、物業費減免、認證費用...
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獲悉:2011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為13479億元,比2010年增長21.96%。
記者喻云亮報道:“景德鎮陶瓷發展的春天來到了!”11月29日,在景德鎮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的工作室,這位74歲高齡陶瓷藝...
由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主辦的“促進上海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專家座談會”近日舉行。
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哪個文化產業發展更好?或許,之前只能從主觀上判斷,而今有了相對客觀的標尺。近日,中國城市創意指數(C...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以下簡稱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為13479億元,比2010年增長21.9...
“黨的十八大做出建設文化強國的決策部署,為文化產業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和任務。動漫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