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評介】
作者:李金飛
自清朝滅亡至今百余年,已經出版各種清朝通史類著作近40部。由清史專家李治亭、楊東梁共同主編的《數讀清史》,近日由遼寧民族出版社出版。《數讀清史》共九卷200余萬字,與以往的清朝通史相比,是一部特色鮮明、頗具創新意識的作品。
首先,《數讀清史》在清朝的起始時間及歷史發展階段劃分上提出了新的看法。以往的清朝通史多以1644年為始,把清入關前的歷史作為清史的附屬,而該書把清入關前史納入清史的有機組成部分,按照清朝歷史發展的特點,形成了三個“百年”的時間定位。從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清太祖起兵,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圣祖統一臺灣,為“百年”創業時期(《清朝興起》《定鼎北京》《一統天下》);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圣祖南巡治理黃河標志清朝政治經濟走向大治,至仁宗繼位登基,為“康雍乾盛世”時期(《開創盛世》《雍正變革》《乾隆盛世》);自嘉慶元年(1796年)川、楚、陜、豫白蓮教大起義,至清帝退位,歷時嘉、道、咸、同、光、宣六朝,為百年“衰亡”時期(《嘉道中衰》《危局求變》《清朝覆亡》)。這種分法較為科學地展示了清朝的發展脈絡,對于重新思考清朝發展歷程、總結其治亂興衰的經驗教訓等具有啟發意義。
其次,《數讀清史》以數字為綱,記事之本末,讓“數字”成為歷史的載體,如清代學者阮元所言:“數為六藝之一,而廣其用,則天地之綱紀,群倫之統系也。”該書用一個個完整事件布局謀篇,橫向獨立,縱向關聯。全書均用數字設計標題,一個數字是一個事件,通過數字來記錄清史、解讀清史。將系列歷史事件串聯起來,勾勒出清朝的歷史輪廓,構成了一部完整的清朝敘述史。所用數字,既有從清朝官方修史中直接提取,也有今天研究者總結史實歸納所出,用數字和文字互相印證,有利于將歷史的內涵具象化。
再次,《數讀清史》在力求準確展現清朝歷史的同時,也蘊含著以史為鑒的經世致用理念。史學源于現實,又要回歸社會,“學不知經世,非學也”。史學研究要緊緊與時代脈搏相連,彰顯時代特征。“大一統”思想是中國古代多民族國家團結統一的思想底蘊,是優秀的政治文化遺產。該書按照“大一統”思想發展脈絡來研究解讀清史,對清代經濟、政治、文化、邊疆、民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為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歷史借鑒。此外,《數讀清史》語言風格獨特,區別于專業學術的研究成果和“細說”“正說”“實說”的通俗性讀物,將學術功底之深與通俗傳播之效相結合,既適合學者研究參考,又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07日?14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宋朝監察體制有效運行的原因
下一篇:
中國網絡文學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近2000萬寫作者都是誰?
《二十世紀中國史綱》增訂版金沖及?著?建黨百年之際,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增訂版(以下簡稱《史綱》)由三聯書店出版...
《講政治——黨員干部必須提高三種能力》尚傳斌主編?內容簡介:本書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講政治”重要論述,助力黨員干部提...
百載振興圓夢日,謳歌盛世唱鏗鏘。
圖/文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金銀盛世里,多少繁華夢。隔著玻璃柜,看著梳子上精巧的花紋雕飾,你很難斷定它是一件單純的...
《老一輩革命家的初心》(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版),緊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主題,講述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參與改變...
■張西武(臨江)新年的陽光沖破霧靄,落在山坡上,落在雪地上,落在我的肩頭。如今我們有了元旦和春節兩個新年,在民間,元旦...
在表現秦宣太后歷史的《羋月傳》之后,又創作了長篇歷史言情小說《燕云臺》。從“言情文”的脈絡上來看, 《燕云臺》一洗《甄...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與開放性特質——基于中外文明比較的視野作者:楊共樂(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研究員、歷史學...
本刊組織幾位作為數字人文引入歷史學科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的青年學者,圍繞數字人文與歷史學發展這一主題進行研討,從...
方志敏精神劉國云主編內容簡介:全書共27萬字,在內容上堅持學術性與通俗性相統一、歷史性與時代性相統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