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記者 施雨岑)2021年《故宮日歷》線上發布暨讀書分享會23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行。2021年《故宮日歷》以“福牛賀新歲、豐年禾黍香”為主題,由故宮出版社出版。
據介紹,2021年《故宮日歷》選取故宮院藏的歷代牛文物以及由牛引申出與我國農耕文化相關的文物藏品,分別展現了牛迎豐年、春來牛肥、吉牛納福、耕織為本、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寫牛、百牛賀歲等豐富內容。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故宮有著豐富的藏品資源,《故宮日歷》是故宮博物院展示院藏文物的重要出版物,是故宮博物院開拓出版品類、發展文創事業的成功案例,也是喚醒藏品資源、播揚傳統文化的重要典型。故宮博物院將以開放的心態、開闊的胸懷來跟社會各界一起挖掘故宮隱含的人文精神和多元價值,并通過學術探索,把故宮保護得更好,傳承得更好。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她”題材何以在熒屏“乘風破浪”?
下一篇:
網絡寫作:從自發到自覺,從自律到精進
“在世界發生重大變故時,故宮總能給我一種安靜、平和的力量。中新社記者楊程晨攝在2020年這樣一個特殊年份拍攝關于故宮的紀錄...
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著名作家、現任故宮博物院故宮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祝勇聊到了故宮正在舉行的熱門展覽“千古風...
故宮文化是如何融入當代生活?國潮興起之際,現代城市如何構建傳統優秀文化傳播繁衍的平臺?文化消費升級之下,城市運營者如何找...
2020年,故宮迎來建成六百周年。《故宮六百年》從故宮藍本談起,從最初的吳王宮殿落成到永樂帝朱棣遷都北京,再到宣德帝朱瞻...
《明史簡述》內容簡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突破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既有寫法,橫跨多個學科,鉤稽沉...
關于“故宮屋頂無法落鳥”的傳說廣為流傳,文化學者馬未都也曾在節目中表達過類似觀點。為了證明上述觀點“站不住”,最近從事...
院長王旭東刊文回顧并展望故宮博物院95周年——“香港故宮”預計2022年6月開幕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
編者按: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著社會生產生活,文藝工作者也與全國人民一道攜手戰“疫”,守望相助、共克...
《醫學的溫度》內容簡介:韓啟德院士結集了近些年對醫學的本質、醫學史、敘事醫學、精準醫學等的人文思考,闡述了對癌癥、傳染...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樂團委約李博禪創作一部時長75分鐘的民族交響史詩《紫禁城》, 12月30日將在上海大劇院首演。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