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析】
作者:封壽炎(媒體評論員)
在國內網絡走紅之后,浙江瑞安農民夫婦范得多和彭小英的“曳步舞”開始走向海外。連日來,眾多外國網友紛紛點播、轉載他們的舞蹈視頻,寫下熱情洋溢的評論。
隨著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文化“走出去”成為熱門話題。文化是一種軟實力,是心靈與心靈的呼應和交流,其推廣和傳播都要考慮受眾的理解和審美偏好。選出備受海外歡迎的文化內容,以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推動文化“走出去”,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方面,范得多和彭小英的曳步舞不乏啟示。
海外受眾喜歡哪些文化呢?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2012年,韓國流行音樂《江南Style》風靡全球,嘻哈搞笑風格的騎馬式舞步,清晰明快、強勁有力、極具感染力的音樂節奏成為制勝法寶。與之相比,范得多和彭小英的曳步舞可謂異曲同工——動作快速有力、舞蹈充滿動感、音樂節奏強勁、感情極具渲染力。事實上,不少外國網友都在評論中提到“快樂、開心”等關鍵詞。近3年來,TikTok(抖音國際版)在海外市場勢如破竹,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這些流行元素的傳播。觀察海外用戶發布的視頻不難發現,節奏感、歡樂、感染力是其普遍特征。這兩個成功例子可以歸納出一類“文化基因”。具備了這些基因,文化產品(作品)就具備了“流行潛力”,有可能在歐美社會甚至全球受到歡迎。
“流行基因”當然不止一類。走紅海外網絡的李子柒系列視頻,走的是迥然不同的路子。中國人向往世外桃源,西方人心底則深藏著“伊甸園情結”。《消失的地平線》問世之后,“尋找香格里拉”成為西方社會長盛不衰的文化主題。在中國這個遙遠神秘的國度,李子柒視頻中展現的東方式田園生活那么優美、靜謐、和諧、快樂,成為多少西方人心底的寄托。
在中國文化對外傳播過程中,表達的方式和載體固然重要,但其承載的內容和內涵,更加重要。以這個標準來衡量,范得多和彭小英的曳步舞也有著豐富內涵。他們遭遇厄運,一場車禍重創了范得多的精神,也重創了這個家庭。他們從舞蹈中獲得精神修復,更獲得精神成長。這是一個富有哲理又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是人類普遍面對的共同命題——面臨厄運、身陷困境,人應該如何面對?如何擺脫?厄運本身沒有價值,但人經受厄運的鍛造,在痛苦蛻變之后完成內在自我的重建,獲得精神成長和情感升華,那就具有深刻的價值。
如果超越個人經歷,范得多和彭小英的曳步舞還講述了更加動人的“中國故事”。長期以來,在不少西方人的心目中,中國農民往往有著偏暗淡的色彩。一些在西方社會具有影響力的文學、戲劇和影視作品,也有意無意地建構不太健康甚至畸形負面的中國農民形象。然而,范得多和彭小英呈現了中國農民嶄新的面孔:充滿自信、個性飛揚、朝氣蓬勃,令無數外國網友深受感染,獲得精神力量,有人甚至大呼:“我要開始練習!”
從“第五代導演”通過電影作品建構的中國農民形象,到范得多彭小英夫婦這一真實的中國農民形象,中國農民譜寫的故事,以及他們走過的心靈和命運之路,在跨文化傳播中,正越來越受到認可,產生共鳴。期待這些嶄新的中國農民形象,帶著他們的故事走進更多海內外觀眾的視野,也走進他們的心中。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29日 02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古裝版“網紅冰品”,還不趕緊打卡?
下一篇:
強劇情、快節奏、懸念多 又一部懸疑網劇熱播
2018年起, “籉笠就緒,倉箱可期”的秋分被定為我國致敬農民、禮贊豐收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古人會折桂枝博個“蟾宮折桂”...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軒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97年。講述了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初江南水鄉一個動人動情的童年故事...
年輕一代這樣講述中國故事“過去幾年您曾多次到訪中國,請問什么給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我熱愛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去年我...
駛向未來“紅色百寶奮斗百年”專題報道監制:孫承斌策劃:趙承、孫志平、何玲玲制片人:張旭東、樊華視頻組組長:邱紅杰、鞠...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近日在四川成都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小學生短視頻使用特點及其保護》調查報告顯示,學習負擔比較重、有心里話藏在心里、感到孤獨、...
大會圍繞國家廣電總局“四個聚焦”的選題規劃,加強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等題材電視劇創作生產,聚焦新時代影視業發...
“注意了,吃這些會致癌”“這個竅門能治百病”“快把這些轉給親友”……智能手機普及的浪潮之下,不少“銀發族”正成為網絡...
利用上下班途中的碎片化時間刷刷抖音,拿出晚上的空閑時間追追劇或者關注一場直播帶貨,回顧自己每天的閑暇時光,市民張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