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旅游 >> 咸寧特產 >> 正文

【建設特色產業增長極調研行②】一顆枇杷引發的回味——通山縣大畈鎮枇杷產業發展觀察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0-05-20 08:21

記者帶貨:

大畈枇杷產業立足于“特”,不斷做大做優,已經成為帶動一方發展,特別是助力群眾脫貧的支柱產業。

眼下,枇杷豐收了,但受疫情影響,今年游客銳減,加之枇杷保鮮時間較短,而當地收儲能力有限,枇杷滯銷問題依然存在。

記者呼吁,希望更多市民網民關注大畈枇杷,購買大畈枇杷,幫助庫區果農豐收又增收!

五月枇杷黃似橘,誰思荔枝同此時。

13日,記者從通山縣城沿核電公路來到大畈鎮板橋村,隨處可見當地果農正在路邊擺攤售賣枇杷,吸引過路游客停車購買。

步入果園,則漫山遍野,金果掛枝頭,芳香撲鼻,游客絡繹不絕。

把品質做優

枇杷,因其葉子形狀似琵琶樂器而名,是我國南方名果,而通山大畈枇杷更是久負盛名。據縣志載,大畈枇杷已有近300年歷史,域內尚存百年古枇杷樹70余棵,其中大畈境內就有35棵。

板橋村6組枇杷園旁道路上,來自江西的王女士摘下一顆剝開果皮,金黃飽滿的果肉露了出來。“枇杷大、甜,水分很足。”品嘗完后,王女士連連點贊。

“我們這環境好,枇杷品質很特別,來過的人都說好。”看著一波接著一波的游客入園采摘,農戶阮望華樂開了花。

通山縣為低山丘陵地貌,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等環境特點,適合枇杷生長。加之大畈位鄰富水湖,且區域內土壤為紅壤砂質土,偏酸性,形成了更利于枇杷生長的小氣候,所種出的枇杷汁多肉厚、美味可口。

2012年,“隱水洞”牌枇杷獲得國家綠色品牌認證;2019年,“大畈枇杷”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稱號。

“在種植技術方面我們也有獨特優勢。”通山枇杷協會會長袁觀強說,為不斷提升枇杷品質,該鎮與湖北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合作,將大畈枇杷基地作為實驗基地及苗圃,不斷研究新的技術提升枇杷品質。同時,通山作為果菜茶(枇杷)有機肥代替化肥試點縣,始終堅持優化肥料品質,研究水肥一體化、有機肥發酵等技術,既保護了原有優良種植環境,還改善了枇杷的品質。

此外,該鎮每年引進新品種進行試種,選擇適宜當地的優良品種,實現品種、品質得到雙提升,讓原先3-5元/斤的枇杷提升至10-20元/斤。

目前,該鎮已有25個枇杷品種。“大畈枇杷”已經收入百度詞條。

把規模做大

“有些袋子套得早了些,要等枇杷長出來后再套。”白泥村留駕山枇杷基地內,袁觀強正對貧困戶王能望進行技術指導。

王能望今年62歲,早些年因炸礦石不慎將左手前臂炸斷,家庭生活陷入困境。2013年,看著家鄉枇杷發展越來越好,他開始嘗試種植,在枇杷協會的幫助下發展越來越好。

“不僅提供技術指導,還送了許多化肥。”王能望說,枇杷協會經常組織科學栽培、土壤改良、蔬果套袋等方面技術培訓,補齊了他種植技術方面的短板,增強了擴大種植規模的信心。

如今,王能望種植的枇杷由最初的六七畝增至30余畝,畝產量也在逐年遞增。

“只要農戶愿意種,我們都大力支持。”袁觀強說,每年都會舉行多次培訓,提升農戶種植技術,增強發展信心。

板橋村6組村民缺乏技術,導致枇杷產量低,不少樹出現枯萎現象,組長章勛江組織前往枇杷協會學習后,不僅產量提升了,連枇杷的口感都變好了。

眼下,通山枇杷產業采用“公司+合作社+科研院所+政府+枇杷協會+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產量、品質逐年提升。

“鎮里也有不少好政策,提升了村民積極性。”鎮黨委書記程剛說。

為促進枇杷產業發展,該鎮對規模種植枇杷、基地建設等制定了一系列獎補政策,并對農戶發展枇杷種植產業實行貸款貼息支持,同時每年安排種植戶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著力提升農戶內在能力。此外,該鎮還為種植戶購買種植保險,進一步降低其投資風險。

技術有支持、政策有保障,大畈鎮枇杷產業日趨壯大。目前,該鎮已有2300余戶枇杷種植戶,總種植面積達1.8萬畝,2019年綜合產值1.6億元,還帶動了通羊、大路等鄉鎮發展枇杷產業。

把銷售做活

板橋村民徐敏家住核電公路旁,今年2畝枇杷大豐收,往來游客帶貨是她主要的銷售對象,雖受疫情影響游客不及往年,但她依舊信心滿滿。

“每天都有人來,周末人更多。”徐敏說,大畈枇杷名氣已經打響,況且隱水洞、富水湖、九宮山等知名景點就在附近,不愁沒銷路。

近年來,大畈鎮立足旅游資源優勢,以“枇杷小鎮”為招牌,以“游覽生態枇杷園,感受鄉村醉美風情”為主線,以“采摘生態綠色果品,享受淳樸鄉村風情”為載體,連續三年舉辦枇杷旅游節,全面提升“大畈枇杷”知名度、影響力,吸引各地游客前來。

據悉,去年該鎮共接待游客達60萬人次。

“規模較小的通過游客消耗,大規模的還有其他固定銷售渠道。”袁觀強說,除游玩采摘外,還與各電商平臺、超市建有合作。

為打破單一游玩采摘銷售方式,該鎮積極與各大電商、超市等聯系,不斷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目前已與郵政、漢購網、中百等達成長期合作協議。

余國義是雞口山村農戶。2017年發展了1500畝枇杷園,今年已大量掛果。“我這是新園,目前部分果子口感不是很好,計劃送往枇杷酒莊。”余國義說。

余國義口中的“枇杷酒莊”是一家枇杷深加工企業,主要產品有枇杷酒、枇杷膏等,總投資1000萬元,引進枇杷酒生產工藝設備,年產酒量可達500噸。

“農戶銷不完,我們進行保底采購。”枇杷酒莊負責人阮峰說,新鮮枇杷保質期較短,酒莊收購制成酒,既為農戶提供保障,還增添產品附加值。

去年枇杷節期間,枇杷酒等產品深獲游客喜愛,供不應求。

眼下,八福康枇杷產業園項目實施“生態農業+枇杷加工+生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將生態旅游與枇杷種植及加工產業融合,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300噸枇杷飲料、2.5萬斤枇杷膏和10萬公斤枇杷茶,進一步保障農戶枇杷有路可銷,同時自身將以電商形式打開市場。

目前,該鎮還將探索抖音傳播、網紅帶貨等方式,進一步拓寬發展的黃金大道。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昌爐 宋文虎 通訊員 全闖 鄭夢溪)


編輯:hefan

上一篇: 咸寧特色產品好在哪里·通城篇
下一篇: 【建設特色產業增長極調研行①】一棵中藥草如何變成“致富寶” —— 通城縣大坪鄉中藥產業發展觀察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