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古戰場是我國古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七大戰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戰場。赤壁古稱蒲圻,因湖多水廣盛產蒲草(古人編織蒲團的材料)形成集市而得名。
相傳火燒曹軍戰船時,數里江面一片火海,把江面崖壁映得通紅,周瑜見此壯景,乘興疾書“赤壁”二字,后人雕刻在石壁上。
在三國赤壁古戰場景區內的鳳雛庵前,有一顆千年古樹,此樹高數十米,主桿挺拔,枝繁葉茂,甚是壯觀,為周邊景致增色不少。據說這顆銀杏樹距今已有1800多年了,是龐統當年親手栽種的。這顆古樹也是當年親眼目睹赤壁之戰后唯一有生命的幸存者,更有傳說龐統死后變為鳳凰,后棲息于這顆銀杏樹上。
到了長江邊,看到兩座亭子,分別是望江亭和翼江亭。翼江亭位于臨江磯頭,上蓋琉璃瓦,塔狀尖頂。不遠處則是周瑜的石雕像,手持利劍,雄姿勃發,英雄氣概一覽無余。
望江亭位于三國赤壁古戰場景區中的赤壁山的山頂。于亭內,放眼向長江對岸望去,即可以看到當年曹操二十六萬部隊駐扎的地方——烏林寨。
雕塑園的石雕是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三國人物,這些比較有特色的三國人物及文物模型,精致地擷取的歷史鏡頭,風趣幽默地再現了《三國演義》中的人文文化,或令人捧腹,或讓人浮想聯翩,發思古之幽情。
原始、樸拙、和諧、自然的雕塑模型立于茂林修竹間、石桌、石凳旁……內涵豐富,格調高雅,造型流暢,制作精細,美化空間,升華環境。 更是讓游客能夠更好的了解到三國文化的精彩。
按照漢代風格建造的三國影視城,整體設計厚重、沉穩。城內花木扶疏,小橋流水。店鋪依岸傍水,點綴以茂林修竹,花光潭影,令人如入仙境。三國城內無論店鋪風格、經營內容、人員裝束皆是三國時期風格,景區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一處非常值得一看的人文景觀。
恢弘氣派的古建筑背后隱藏著的是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想看看火燒赤壁是多么壯懷激烈嗎?你也不妨跟我一樣,趁著周末閑暇,來一場難忘的三國文化之旅吧。(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編輯: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