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山莊靜好。一起床,霧鎖內關。沐浴畢,去祠堂祭拜先祖。只可惜正堂未開,只好在大堂鳴放鞭炮。吳斌來電,說太座想去尋訪寺院,黃袍山蘭若寺如何?我答道,正準備和云溪學校潘廣校長參訪修水黃龍寺,黃龍禪寺乃禪宗黃龍宗祖庭,離通城僅四十公里,值得一去。
鳥兒校長住云水,正好在云溪水庫大壩西岸,順便參觀了下水庫大壩,霧中云溪,別有一番風味。關刀橋邊,我們與吳斌匯合,過麥市,上南嶺,山路崎嶇,山霧繚繞,車行緩慢,能見度只有三五米,不得打開車燈,以二十碼的車速蝸行,白云深處真有神仙?詩曰:
幕阜有黃龍,修煉成真佛;
就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
大約一小時,終于得見黃龍寺真容。相對于大多數廟宇,黃龍寺十分簡陋,蠻像這一帶的民居,由于文革浩劫,昔日的輝煌已不見蹤跡。
黃龍宗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一,臨濟名僧慧南入主黃龍寺,創立黃龍宗,慧南在黃龍“傳石霜之印,行臨濟三命”,創“生緣”、“佛手”、“驢腳”“三關”,開看話禪之先河,“黃龍三關”的創設,從平常入手,步步為營,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啟發學人,跳出窠臼,掃除執解,展示了慧南禪師所開創的險絕凌厲的禪風,也體現出其提攜后學、造就僧才的婆心。千載歲月,彌久不息的禪學,在晨鐘暮鼓中,縈繞著他所追求的至純、至真、至美、至善的靈源,從而似修河之水的源頭沽沽而出,川流不息影響和孕育著蕓蕓眾生。
據史料記載,黃龍寺建于唐乾寧年間(859年),創建者超慧降伏呂洞賓為侍客童子,聲名鵲起。據寺前的慧南墓石刻記載,慧南俗姓章,江西玉山縣人。11歲時出家,19歲時受具足戒。先拜靖安縣寶峰寺云門宗懷澄為師,后學衡山福嚴寺臨濟宗石霜慈民,先后住持永修同安寺、廬山歸宗寺,晚年住持黃龍寺至圓寂。慧南在黃龍“傳石霜之印,行臨濟三命”,創“生緣”、“佛手”、“驢腳”“黃龍三關”,開看話禪之先河,箭鋒振耳,贏得“三關陷虎,坐斷十方”之美名,自成黃龍一宗,名動天下,聲振叢林,被奉為一代宗主、黃龍祖師。在寺前三關橋邊石亭上即有“已過關者”等文字記載,寺右化人坑石壁上“三關”仍清晰可見。
在慧南影響下,其后高僧輩出,弟子及再傳弟子則“橫被天下”。據說慧南得法弟子83人,皆為名山大寺的住持,而且這些高僧與朝庭權貴相交甚厚,可見當時黃龍寺的影響之盛。
在黃龍宗風的巨大影響下,高麗國師坦然欣然奉佛,皈依在黃龍五世育王介諶門下,坦然嗣王位后黃龍宗在朝鮮傳播日廣;日本僧人明庵榮西,則拜黃龍第八世虛庵懷敝為師,宋光宗紹熙二年學成回國,即被升為僧正,更是在日本大倡黃龍學術,使黃龍后裔遍布日本全國,至今還有黃龍宗支派15個。
清代康熙年間,冰鑒禪師入主黃龍寺后,創佛印、教誨、南禪三院,已傳70余代。黃龍山虎,五百年醒,五百年睡。愿諸山長老世間善信合力重建叢林,光大黃龍禪宗,弘法利生,福澤南楚。
下午一點半,車回云溪,云開霧散,一路順風,饑腸轆轆,在云水,在鳥兒校長家吃過苕粉臘肉湯,外加薺菜和雞蛋,世間美味,再難超越。陽光下的云溪水庫,波光粼粼,妙處難與君說。游性難減,又參訪了白沙嶺的千年銀杏,本來有雄雌兩樹,文革時另一樹折于雷電,五十年孤獨,她仍然屹立在村頭,看世間百態,也許她早已參悟成仙,只將軀干留于人間。(方國斌)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汀泗橋人眼中的《汀泗橋》
下一篇:
大漠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