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學生、創文明班級、建文明校園。自建校以來,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積極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讓學校成為師生的文明樂園。
特色課程輪番上演
每周五,都是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學生蘇宇最開心的時刻,因為這周班級選定了他最愛的數獨課。
下午的“選課走班”的特色課堂上,陳歡老師一聲令下,蘇宇與其他同齡孩子一起,低頭進行數獨訓練,在九宮格里尋找快樂源泉。
在“食育課堂”里,老師們化身大廚,在食堂教學生包包子、餃子、花卷等食物,最后共同分享美味。同學們逐漸提高動手能力,也在最后的品嘗環節學會分享了快樂。
另一邊,在市第二實驗小學的“開心農場”里,記者看到,一片片綠油油的蔬菜長勢喜人,204班的一群學生們正在上勞動課,體驗收獲的快樂。
“這里原來是一片閑置地塊。為加強學生的勞動實踐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將其圍起來,打造成了開心農場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學生們很喜歡。”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譚璐介紹,農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它孕育了勤勞勇敢、艱苦奮斗、節儉謙遜的民族核心價值觀,學校為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專門開設開心農場,為每個班級提供用于開展春耕、豐收主題活動的場所。
開心農場被劃分為塊,班級自愿認領,自主栽下了辣椒、茄子、黃瓜、南瓜等蔬菜。學生們參與栽種和養護管理,觀察蔬菜瓜果的生長過程。豐收時,邀請家長與孩子一起采摘并在旁邊的灶臺現場烹制、比試廚藝,共享勞動的快樂和豐收的喜悅。
像這樣的特色課,在市第二實驗小學還有很多。
“創建文明校園是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鑄魂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設從青少年抓起的基礎工程。”譚璐介紹,文明校園創建過程中,學校從學生實質出發,每周五下午是學校的選課走班活動,有40節特色課程在學校里輪番上演,各個班級的學生根據自己喜好,投票決定上自己喜歡的特色課。
譚璐介紹,為深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積極進取、健康向上、溫馨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彰顯班級管理和班級特色,給學生創造一個理想的成長和學習環境,讓老師們能在溫馨和美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學校堅持“文化立校筑根基、精致辦學謀發展、特色育人創品牌、規范辦學樹形象”的整體發展思路,圍繞思想道德建設好、領導班子建設好、教師隊伍建設好、校園文化建設好、優美環境建設好、活動陣地建設好的標準,積極行動、大膽創新,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環境熏陶人文情懷
市第二實驗小學不僅以課堂為骨架,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建立獨特的教學體系,學校更是注重讓每一個角落都變成學生展示的舞臺。
在這里,每一面墻壁都有主題、會說話,每一片草坪都有育人的功能,每一棵植物都飽含成長的意義。正如同市第二實驗小學的辦學理念一樣,讓每一位孩子在人生舞臺上閃閃發光,用教育點亮生命,人人都是主角,在優美整潔的環境里,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見賢思齊,而在市第二實驗小學,每一周的“明星”就是那位親手書寫校牌的同學。大門口的校牌一周一換,一撇一捺均出自該校學子之手,參與到校牌書寫,將自己的書法作品掛在校門口,是該校一道獨特的風景。
步入大廳,兩側的主題墻壁則是左腦和右腦的激情碰撞。左側一周一主題的魔方墻是每個班級文化和凝聚力的具體體現,1200個魔方拼成創意無限的符號;右側的“黃金屋”是閃著金光的自助借書柜,學生可以在書籍的海洋里肆意暢游。面對“黃金屋”是對已知知識嚴謹的態度,面對魔方墻是對創意的無限遐想。
橘色的教學樓低調地迎接著學生和陽光,太陽升起,點點光陰悄悄落在教室窗邊。教學樓內別有洞天,環形教學樓四面通風,教室窗明幾凈,而最受學生喜愛的就是“走廊博物館”。從動植物科普到天文知識,從傳統文化到現代科技,市第二實驗小學將動植物園、博物館、科技館搬進校園,展示在走廊間。不僅是墻壁會說話,走廊的柱子上也滿是生活常識、宇宙奧秘、自我激勵秘訣等各種充滿趣味的話語,無論是哪一位學生都能在市第二實驗小學的走廊上找到自己喜愛的小天地。
走進一間教室,處處洋溢著濃濃的愛國之情。“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醒目的話語讓每個人深受鼓舞,各班以豐富多彩的布置呈現了供師生學習欣賞的“紅色風景線”。
書香濃郁的圖書角,歡聲笑語的鋼琴角,快樂對弈的象棋角,揮灑筆墨的書法角,知識海洋的“麥笠書院”,綠意盎然的植物角、剛勁有力的書法作品、色彩明麗的繪畫作品、創意無限的手工作品……處處都彰顯著濃濃的班級文化特色。
一草一木皆春色,一舉一動見品行。漫步于市第二實驗小學的校園里,“篤學敦行,立己達人”的校訓墻格外醒目,“文明墻”的留白激勵著莘莘學子,“讀書廊”鐫刻著老師寄語,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書香,豐富而生動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又對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主題活動精彩紛呈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這是市第二實驗小學在今年秋季開學典禮上共同的吶喊;
4月9日,首屆春風節,活動包含神奇種子秀、春耕習俗秀、環保花瓶秀、詩詞飛花令、童心繪風箏、播春種等內容,高年級學生制作春耕主題小報張貼于學校各處,低年級的學生在開心農場里,松土、起壟、刨坑、撒種、栽種、埋實、澆水;
班級老師先后創立了班級公眾號、微信視頻號,記錄著孩子們文明成長的點滴,獲得家長的一致認同……
“新時代下我們更應該珍惜時光,好好學習,積極向上,為祖國發展,城市建設出一份力。從不亂扔一片垃圾開始,從做新時代下的文明人開始。”該校五好學生李卓悅說。
將校園變成涵養文明的沃土,將文明意識和文明習慣融入日常。
為創建文明校園,該校不斷創新文明教育活動形式,豐富文明教育活動內容,將文明育人融入學校教育日常,開展文明出行、文明入校、文明交往、文明用餐,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文明小視頻評比等系列活動,讓39名老師、900多名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了解校園文明應有的樣態,認識創建文明校園、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義,成為文明校園的踐行者。
該校政教副主任廖勝楠介紹,學校自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工作以來,老師們積極向上,帶著學生一起從每件小事做起,爭當新時代下的文明青少年。
師德師風建設是文明校園創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通過多種形式的養成教育,培育優良的校風、學風,落實師德師風建設的工作機制,開展師德師風考核工作,強化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為核心,通過開展師德師風書畫作品展、教師宣誓活動等活動,切實加強教師的師德教育。
“學校是一個文明主陣地,班級是一個文明窗口,孩子是一位文明的主角。”譚璐說,校園不僅是莘莘學子求知上進的場所,也是提升品位、陶冶情操的地方。下一步,學校準備將勞動課堂、文明教育延伸到食堂等其他區域,組織高年級學生進入食堂開展勤工儉學,開展校服設計加工包裝等工作,讓每位學子都能成為一顆文明的火種。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湖北科技學院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
下一篇:
湖北科技學院科普作品獲國家殊榮
陳怡升(咸安)今天是端午節,是一個引入思念的日子,呆坐家中的我,陡然想起了我一周前離世的大嫂!其后,大哥因為工作關系轉至...
11月9日,嘉魚縣官橋鎮官橋村8組開心農場溫室大棚,工人們正在采摘車上給番茄株落蔓。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夏正鋒通訊員徐陽鄧...
咸寧網訊記者葉子、通訊員焦金發、龐江峰報道:近年來,通山縣廈鋪鎮青山村,正從以前一個經濟落后的山區貧困村,搖身變成一...
咸寧網訊記者葉子、通訊員焦金發、龐江峰報道:近年來,通山縣廈鋪鎮青山村,正從以前一個經濟落后的山區貧困村,搖身變成一...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譚宏宇、通訊員龍鈺、謝天宏報道:2月3日,立春時節,嘉魚縣潘家灣鎮羊毛岸村桃花源生態珍禽養殖基地里...
光明日報記者張士英在中國地圖上,北大荒雄踞雞首。”——走進北大荒博物館,跟隨講解員的腳步,從開荒第一犁到現代化大農機...
洪山高中住校生進門先消毒武大附中校園消殺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的測溫通道楚天都市報記者柯稱郭會橋揭明玥肖楊張裕通訊員董綴...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王勃、甘源、通訊員丁小波、譚陽清報道:臨近開學,崇陽縣各學校采取最為嚴密的防控措施保障師生健康安全,...
學校先后被評為市級“示范高中”、“法治學校”,省級“校園管理先進單位”、“課改先進學校”、“綠色文明校園”、“高效課...
校園,作為教書育人的所在,是文明的重要傳播場所,也是展示文明的窗口。紅榜: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