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會計職業與咸寧經濟的“雙向奔赴”
(一)咸寧經濟發展現狀
2024年,咸寧市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按不變價格計算,其GDP比上年增長6.1%。在經濟結構中,第一產業的增長穩定,第二產業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而第三產業,尤其是作為核心的服務業,其占比逐年提升,顯示出咸寧市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和升級。
農業是咸寧市的核心產業,其糧食產量在全省占據重要地位,茶葉、水產、蔬菜的產量也名列前茅,使咸寧市成為了全國重要的農產品基地。服務業方面,溫泉旅游、現代物流和數字經濟是咸寧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以綠色生態產業為主導的工業領域,食品飲料、電子信息、紡織服裝、機電制造四大產業蓬勃發展,成為咸寧市工業經濟的主要支柱。
作為“中國溫泉之城”,咸寧市的溫泉旅游產業以康養產業為主,深受游客喜愛。特色產業鏈涵蓋了桂花、竹產業集群、農產品深加工以及清潔能源等多個領域,這些產業為該市培育了一系列如巨寧竹業、瑞發竹業等領軍企業。赤壁市的青磚茶尤為突出,其“川”字牌青磚茶更是憑借其獨特品質,成功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成為了咸寧市的一張閃亮名片。
此外,咸寧市還是武漢都市圈重要成員城市。在產業協同項目上,承接武漢光谷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外溢,重點建設咸寧高新區“光谷南”基地;在交通互聯項目上,現有武咸城際鐵路“1小時通勤圈”,促進武漢人才向咸寧流動。
(二)會計專業在咸寧市特色產業升級中的核心作用
會計的作用包括財務大數據分析、成本管理、風險評估、投融資決策支持、綠色金融等,在產業升級的背景下,科學決策顯得尤為重要。
在成本管理方面,會計可通過作業成本法精細成本管控,如運用作業成本法(ABC)優化巨寧竹業在原料采購、加工環節的成本分攤,顯著提升了成本效益;在風險評估方面,可利用凈現值、內部收益率等風險評估模型評估新項目可行性,從而避免盲目投資行為,確保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在財務大數據分析方面,智能財稅工具的應用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推手”。其具體成效體現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本地軟件企業開發的“桂花產業財稅管理平臺”上,該平臺實現了桂花種植戶、加工企業、經銷商全鏈條數據的高效互通,極大地提升了數據處理效率。同時,該平臺還具備大數據分析與產業預警功能,通過深入分析市場動態,為企業提供了前瞻性的決策支持。在綠色金融方面,會計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在通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中量化碳減排收益,成功吸引了綠色債券投資,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因此,培養“產業型會計”復合人才就顯得尤為迫切,這也正是職業院校會計教育的使命。然而,咸寧市目前卻面臨諸多挑戰。
二、咸寧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痛點的現狀分析
(一)傳統會計技能無法滿足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
咸寧職院作為培養傳統會計技能體系的高職院校,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逐漸顯現出不足。尤其咸寧市是以中小企業和特色產業為主的城市,其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手工賬務處理過度強化,自動化工具應用不足
在學校的傳統教學中,學生們被大量訓練進行手工憑證的填制和賬簿的登記等工作。然而,咸寧地區的許多企業已經采用了金蝶、用友等信息化財務軟件。這導致學生在進入職場后,需要重新學習并掌握這些新型的財務軟件操作,例如銀企直連、OCR發票識別、RPA等自動化功能。這一過程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無疑增加了員工培訓的成本和時間。
2.報表編制機械化,分析數據的思維能力缺失
傳統教學僅強調按固定格式編制三大財務報表,但未訓練數據清洗、可視化、趨勢預測等能力。比如咸寧桂花加工企業需要會計從銷售數據中挖掘客戶復購規律,而傳統教學的畢業生只能提供“過去發生了什么”,無法回答“未來該怎么做”。
(二)缺乏既懂財務又熟悉本地產業特性的復合型人才;
復合型人才缺位的“三重斷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與場景斷裂
咸寧某竹制品企業的財務人員在進行成本核算時,僅僅考慮了顯性成本,例如原料和人工費用。然而,他們未能充分結合竹產業的獨特性質,去識別和計算隱性成本,比如竹材采購的季節性波動以及竹廢料循環利用所帶來的潛在收益。這種成本核算的不全面,導致了企業成本的虛高。問題的根源在于,這些財務人員雖然精通記賬技巧,但卻無法深入理解并解讀竹產業的專業語言。
2.工具與需求斷裂
咸寧溫泉酒店在運營過程中,需要綜合分析財務數據以及美團或攜程等平臺的訂單情況,但財務人員僅熟悉傳統的總賬模塊操作,難以通過API接口來提取相關的業務數據,這導致酒店在制定動態定價策略時顯得滯后。咸寧某溫泉景區就曾因為定價機制不夠靈活,而錯失了相當數量的潛在收入,盡管具體金額未公開,但這一損失是顯著的。其問題的根源在于,財務人員雖然使用Excel進行處理工作,但對于產業大數據的應用并不熟練。
3.政策與執行斷裂
光谷南基地的一家從武漢遷入的企業遭遇了財務難題,其咸寧的財務團隊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跨市申報流程不夠熟悉,導致應得的退稅款項未能及時到賬;同樣,咸寧的一家桂花加工企業本應享受農產品初加工的所得稅減免政策,但由于財務人員對《湖北省桂花產業扶持辦法》缺乏了解,導致在過去的幾年里多繳納了不必要的稅款。2023年咸寧的稅務稽查工作發現,部分農業企業未能充分利用政策紅利。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盡管財務人員對稅法有一定的了解,但他們對于相關的產業政策卻知之甚少。
三、產業會計與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
(一)構建“產業會計”人才培養體系
為了應對上述提到的財務人員技能不足與對產業政策了解匱乏的問題,構建“產業會計”人才培養體系顯得尤為重要。該體系旨在培養既精通財務知識,又熟悉本地產業發展特性的復合型人才。具體來說,該體系將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構建:
首先,強化產業知識與會計技能的融合教學。在課程設計上,不僅要涵蓋傳統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還要融入咸寧本地的產業發展特點和趨勢,以及相關的產業政策解讀。通過案例分析、實地考察等方式,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產業會計的實際應用場景,提升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次,加強實踐教學環節。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訓機會,使其能夠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成長。同時,鼓勵學生參與企業的財務項目,通過實際操作加深對產業會計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除了傳統的考試和作業外,還可以引入項目報告、口頭匯報、團隊合作等多種評價方式,以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注重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其在產業會計領域進行探索和創新。
最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引進具有產業背景和實踐經驗的教師、定期組織教師培訓等方式,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同時,鼓勵教師與企業合作開展科研項目,以科研促進教學,提升產業會計人才培養的質量。
(二)深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具體而言,學院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深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例如,開設跨學科課程,鼓勵學生選修與會計相關的其他領域課程,如信息技術、市場營銷、金融管理等,以拓寬其知識面和視野。同時,實施雙導師制,即由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學生,使其在學術和實踐兩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指導和鍛煉。此外,學院還可以定期舉辦行業講座和研討會,邀請業界專家和企業高管來校分享經驗和見解,讓學生了解最新的行業動態和市場需求。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院還可以與企業合作共建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實踐操作和項目研發。同時,鼓勵學生參與企業的實際項目,通過解決真實問題來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學院將能夠培養更多既懂會計又熟悉其他領域的復合型人才,為咸寧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孫小月?作者單位: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hefan
上一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厚植教育強國建設的民生根基
下一篇:
做好“三篇文章”,促民營企業茁壯成長
近年來,崇陽縣依托幕阜山綠色產業帶資源和鄉村資源,整體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公園,已建成天城茅井養生小鎮、銅鐘野櫻花天堂小...
同時,張娟文代表認為,鄉村有了產業支持,農民就業就有了方向, “三農”發展終極目標,就是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
第四產業未來已來,愿《第四產業》揚起一面思想的風帆,帶我們一起駛向數據業的星辰大海。
市領導楊良鋒、吳剛、吳曉波、李麗、熊享濤,咸寧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夏福卿出席會議。
俯瞰咸寧大地,產業發展熱潮涌動。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報道:11月9日,全市產業發展專題會議召開。市發改委、市經信局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杜軍華代表說,要持續加大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提升力度,在夯實產業基礎的同時積極探索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做好產業轉型升...
要拿出硬作風、健全硬機制、強化硬保障,精心謀劃、精準調度、精細服務,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奮力...
19.4:46.5:34.1,這是2010年我市一、二、三產業的比例。 17.5:49:33.5,這是2015年我市一、二、三產業的比例。 五年間...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饒紅斌報道:13日至15日,上海產業合作促進中心考察團在我市考察。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小強與中心主任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