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進步,尤其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普及應用,企業財務管理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革新。政府部門相繼發布了多項政策文件,以推動企業財會工作的數智化升級。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明確了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13項重點任務和4項重要保障措施。隨后,在2021年,工信部聯合其他19個部門印發了《“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強化了中小企業數字化工作的整體規劃。2022年1月,財政部發布《會計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 年)》,肯定了“十三五”期間智能財務、財務共享等理念以及財務機器人等自動化工具的逐步推廣,并提出數據標準化和財務報表數字化的新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并加快構建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由此可見,我國政府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咸寧擁有眾多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對于地方經濟的繁榮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受限于資源和技術等因素,許多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領域仍面臨著重重挑戰,如信息的不對稱性、決策支持的薄弱以及風險控制的不足等。因此,如何在智能財務的框架下,有效推動咸寧市中小企業實現財務數智化轉型,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咸寧市中小企業財務數智化轉型現狀分析
(一)對財務數智化轉型趨勢認知不足
由于缺乏對智能財務管理的深入了解和認識,許多企業主和管理人員仍停留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思維中,對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接受度不高。他們可能僅將智能財務管理視為引入一些智能化軟件或系統,而未能充分認識到智能財務管理在提升工作效率、優化決策流程、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的巨大潛力。因此,在咸寧市的中小企業中,智能財務管理的普及和應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財務數智化轉型是時代的變革,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技術研發、設備購置、信息系統建設以及人員培訓等。然而,中小企業的資金實力相對較弱,往往難以承擔這些高昂的投入成本,缺乏高速穩定的網絡環境、先進的數據中心和智能化軟件系統等基礎設施的支持,企業難以高效地采集、處理和分析數據,無法充分發揮數智化技術的優勢,財務數智化轉型的進程受阻。
(三)智能化財務管理人才缺乏
中小企業的財務要進行數智化轉型,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智能化財務管理人才需要具備深厚的財務知識、熟練的技術能力以及先進的實踐經驗。中小企業在規模、資金和資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提供與大型企業相媲美的薪酬福利和發展機會,它們往往難以吸引和留住具備高度專業化和復合技能的智能化財務管理人才。同時,中小企業在內部培訓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也相對有限,難以快速提升現有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從而面臨智能化財務管理人才短缺的問題。
二、財務數智化轉型的對策與建議
中小企業財務數智化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政府等各部門的支持下協同推進,借助政策引導、市場機制等多方力量,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財務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具體對策與建議如下。
(一)加強頂層設計與戰略規劃
中小企業財務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政府等相關部門應制定全面的戰略框架,為中小企業明確轉型的目標、原則、重點任務和時間規劃。例如,2022年咸寧市人民政府印發《全面推進數字咸寧建設實施方案》,為落實該方案,2023年咸寧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發布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咸寧市中小企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明確的實施路徑和行動指南,對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同時,相關部門應強化政策引導,運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貸款支持等手段激勵中小企業積極參與轉型,并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技術研發和應用。
此外,政府等部門還應完善數據格式、信息安全等相關標準規范,降低中小企業在財務數智化轉型中的風險。持續優化服務體系,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支持,包括政策咨詢、項目對接和技術支持等,助力中小企業順利解決轉型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搭建交流平臺,促進經驗分享,增強中小企業轉型意識,提供培訓指導,提升企業數字化素養。通過這些措施,政府部門能夠有力推動中小企業實現財務管理的現代化和高效化,促進其整體數智化轉型進程。
(二)搭建智能財務分析平臺
企業進行財務數智化轉型,是一個系統化、全方位的過程。企業首先應規范企業內部流程,確保各項業務的順暢進行。在此基礎上,搭建業務、支付、財務、資金、稅務等各類智能化系統,為企業數智化財務管理打好基礎。其次,企業必須打通各系統間的數據通道,實現數據的實時共享和協同工作,從而徹底消除信息孤島現象,確保財務管理的高效性和準確性。最終,為了實現財務數智化轉型的全面發展,企業還需積極構建一個開放、合作、共贏的智能財務生態體系。這一體系將匯聚銀行、支付機構、系統服務商、稅務部門、咨詢及研究機構等各方力量,共同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財務支持和服務。通過這一生態體系的建立,企業將能夠更加高效地管理財務,實現持續穩健發展。
(三)培養智能財務人才隊伍
培養智能財務人才隊伍是應對企業財務數智化轉型的關鍵。首先,企業需明確智能財務人才的需求標準,包括數據分析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創新思維和跨界融合能力等。其次,通過內部培訓、在線課程等多元化方式,提供針對性地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幫助員工掌握智能財務相關知識和技能。同時,鼓勵員工參與實際項目,通過實踐鍛煉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企業應建立激勵機制,如設立獎勵制度、提供晉升機會等,以激發員工學習和進步的動力。最后,加強與行業內外專家、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及時跟蹤最新技術和趨勢,不斷提升智能財務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
此外,中小企業應積極探索與地方高校之間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共同打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以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不僅是國家骨干專業,也是省級高水平專業群的核心專業,憑借智能會計和智慧財經兩大產業學院的堅實基礎,構建了智能人才培養的優勢資源平臺。因此,建議政府、行業、企業等多方主體形成有力聯動,精準把握供需關系的契合點,攜手高校共同培育智能財務領域卓越人才。
(四)加強信息安全與數據隱私保護
中小企業在財務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信息安全與數據隱私保護,以確保企業資產安全及客戶信任。首先,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確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和傳輸的規范,加強對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培訓,確保每位員工都能充分認識到保護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其次,企業應采用先進的安全技術,如數據加密、訪問控制、安全審計等,構建多層次的安全防護體系,防止數據泄露和非法訪問。同時,對于與合作伙伴或外部機構的數據交互,企業應建立嚴格的數據共享和交換機制,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此外,企業還應定期進行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和演練,及時發現和修復潛在的安全漏洞,提高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能力。最后,企業應與法律顧問保持緊密合作,確保企業的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措施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避免因違規操作而引發的法律風險。通過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中小企業可以在財務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確保信息安全和數據隱私得到全面保護,為企業的穩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技術的持續革新與突破,智能財務系統預計將展現出更高層次的智能化、自動化及個性化特質,從而為企業構筑起一個更加精細、高效且便捷的財務管理服務體系。這一變革將為中小企業財務數智化轉型揭開更為廣闊的發展篇章。中小企業應持續關注,不斷深化學習與實踐,以提升自身在技術創新和應用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實現財務管理數智化的全面升級。
(陳曉娟 孫小月 李琴?作者單位: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hefan
上一篇:
職業教育賦能非遺傳承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篇:
嚴把“三關”建強黨務工作者隊伍
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和地方正加緊謀劃新一輪支持舉措,研究出臺推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
從落實好規模性紓困政策,到更有針對性地支持市場主體。貴州11月12日召開2020年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在交通、醫療、金融、安防、家居等領域廣泛應用,呈現出落地場景豐富多元、應用推廣速度加快的特點,同時...
咸寧網訊記者杜培清、通訊員徐輝煌、施旸報道:近日,省經信廳發布第六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示名單,我市湖北瀛通電子有限公...
您知道您的企業是否符合科技型中小企業?湖北省相關企業的人才項目、平臺政策又有哪些?答案在12月9日的咸寧市創新創業大講堂第...
“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征”。支持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產業鏈上其他有創新優勢...
例如,系統謀劃市場發展與國家重大戰略協同,拓寬市場發展政策空間,持續推動營造良好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掛牌上市氛圍,加大力...
從加大財政投入、強化金融服務、落實政策措施、集聚創新資源、創造應用場景、夯實創新創業基礎條件等方面持續發力,培育壯大...
截至目前,咸安已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7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58家,咸安...
截至目前,我市已組織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87家,通過認定175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已達43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