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層干部“焦慮”現象受到關注。尤其在互聯網時代,廣大基層干部面對各類熱點事件、各種輿論聲音,容易產生無所適從的心態。過度“焦慮”,導致基層干部在事件發生時難以保持應有的理性思考和科學決策,可能錯失快速響應、積極引導的“黃金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基層干部提升輿論引導能力和水平提供了科學遵循和行動指南。從根源處發現問題,從根本上提升能力,從根基處筑牢防線,基層干部面對熱點話題無須“焦慮”。
透過現象看本質——根源在線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表面上看,話題在網絡空間的蔓延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預測性,實則有跡可循,其根源在線下。若問題長時間得不到妥善解決和有效溝通,公眾對其關注度和敏感度會持續上升,成為輿論熱點。例如,央視315晚會揭露梅菜扣肉使用“糟心肉”問題,再次將預制菜食品安全問題推上輿論風口。預制菜品之所以備受爭議,是由于該行業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未跟上其產業崛起的速度,監管難度大,產品良莠不齊,加上前期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廣大消費者的顧慮得不到及時化解,擔心和憂慮持續疊加,使話題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
掌握輿論主動權——根本在溝通。315晚會播出后,阜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當晚發布情況通報,對處置情況進行回應并堅決表態。事件發生時,迅速、真誠、平等、高效的溝通是化危機為轉機、化被動為主動的唯一途徑。但基層單位的力量有限,面對突發事件,基層干部往往在心理上“如臨大敵”,迫切尋求解決辦法,但行動上不確定什么時間說、用什么話語說、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導致網民的聲音得不到及時有效回應。基層干部應當以有效溝通為目標,有針對性地提升輿論引導能力。既要在事實層面溝通到位,第一時間以客觀立場,將真實、準確的信息完整地呈現在公眾面前,減少誤解和偏見;也要在情感層面拉近與公眾的距離,增強人文關懷和情感共鳴,逐步建立信任,掌握輿論主動權。
提升輿論引導力——根基在民心。辦好“事情”,守住民心,才有化解風險的最強底氣。預制菜話題在網絡空間被炒熱,話題的一頭連著百姓的飯桌,關系著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另一頭,政府強化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的行動也在快馬加鞭推進。3月2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6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預制菜行業真正從源頭上實現“有法可依”。線上線下,民呼我為,化解危機靠的不是技巧,而是解決好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預制菜風波終會平息,但事后跟進不能“爛尾”,群眾信任不可辜負。若將工作重心放在推動群眾關心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上,放在將問題化解在小、化解在早、化解在萌芽狀態上,放在健全責任清晰、措施有力的應急預案上,做到臨危不亂、主動出擊,基層干部何“慮”之有?
話題反映在哪里,我們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解決問題的實效就要落到哪里。基層干部只有以扎實的理論武裝、過硬的業務本領、赤誠的為民初心,心無旁騖抓好工作落實,認真負責辦好民生實事,及時主動回應群眾關切,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才能不被“焦慮”困住腳步。
(咸寧高新區黨群工作部??慶雪萌)
編輯:hefan
上一篇:
遏制“自媒體”擺拍造假風 讓有價值的新聞與讀者相向而行
下一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