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是市委市政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園城市建設重要論述的具體行動。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高起點謀劃、全方位推進,咸寧自然公園城市建設成績斐然,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在城市發展中,文化是靈魂,如何在城市建設中注入人文關懷,厚植文化底蘊,讓城市文藝范、國際范十足?下面,本人結合所見所聞,談幾點拙見。
一、堅持以文定格,將文化元素植入城市建設格調中
咸寧坐擁“一江(長江)兩山(幕阜山、大幕山)兩湖(斧頭湖、西涼湖)兩河(淦河、陸水河)”,城區依山傍水、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水繞城轉,城市格調是靈秀的江南園林風格。建議導入文化元素,讓城市留住記憶、留住文脈、留住精神之根。?
一是全方位推出咸寧元素。舉全市之力宣傳咸寧元素:咸寧精神——“厚德尚學、勇毅篤行”,咸寧吉祥物——“咸寶、小寧”,咸寧名片——“香城泉都、溫馨咸寧”,讓它們出現在全市主要出入口、廣場、旅游景區、土特產的外包裝上。同時,打出金字招牌——“中國桂花城”,以文化為紐帶,講好咸寧故事、桂花故事,讓人“提到桂花就想到咸寧,提到咸寧就想到桂花”,讓它成為咸寧人乃至全國人民的“順口溜”。
二是多角度宣傳自然生態。這些年,我們在城市建設和旅游方面做了一些宣傳,但從文化角度宣傳綠水青山、宣傳原生態的風景不夠,建議多宣傳原生地貌、做好生態保護。通城瑤族文化村第二期建設注重生態保護,依山傍水,修通棧道,讓人們直接看自然山水。近兩年,市委主要領導十次徒步淦河,以實際行動向社會宣講開展水源保護、維護綠水生態的重要性,以此高標準推進淦河“百里畫廊”建設,扮靚“一河兩岸”,打造城市“生態會客廳”。
三是寬領域創建文創基地。廣州的西關、杭州的藝創小鎮、廈門大學的時空隧道、平潭北港的文創村等等,文創特色主題突出、精彩紛呈。與此相比,咸寧的文創空間級別不夠,層次不高。建議仿照廈門貓街,將潛山商業街、購物公園、西街等打造成文創特點明顯的街區。以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為中心,高規格打造向陽湖中國文創產業聚集區。打造萬里茶道、航空體驗、湖光山色、生活一站通等特色文創基地。借“中國桂花城 華中康養地”的招牌,以梓山湖大健康產業示范區為龍頭,做好康養與文創深度融合,做實特色文章,打出響亮品牌。
二、堅持以文化人,將文化元素植入城市文明創建中
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精細城市管理、美化城市外形、豐富城市內涵,重點在靈秀、精致、文藝上做文章。
一是讓文藝氣息濃起來。中小城市的魅力,就是突出綠色生態、呈現獨特景觀、表露精致文藝。所有公園、旅游景點的宣傳牌,建議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模板制作、依山就勢設立,內容因事而定、通俗易懂、突顯文藝。近年,咸寧的很多地方設計了藝術墻,畫上了環境保護、文明出行之類的動漫圖文,美感十足。建議在學校、社區、文化場所等地建設一批文化墻,將咸寧的歷史、人文、市民素養,以精美圖案和通俗語言表達出來。
二是讓市民素質強起來。市民素質對公園城市的管理起著很大作用,管理關鍵是提高市民的文明素養。所有的公園、景點、公共設施、公眾平臺全方位宣傳《市民公約》。不斷宣傳基本的文明習慣、游園“十不準”等、類似“你的小心變成了我的舒心”、“一根煙頭可引起一座森林的毀滅”……這種宣傳可以借助地下音箱、小喇叭、顯示屏等形式,讓市民隨時眼見耳聞。
三是讓城市夜景美起來。霓虹閃爍是城市的美景,亮化工程是夜晚的亮點。上海、杭州、武漢等地有燈光秀、夜游船之類,咸寧晚上看什么,霓虹是主要內容之一。建議建立亮化智慧網,打造精彩亮化,快速美化黑夜。近年,我們拆除不規范亮化,摘下礙眼的廣告牌,整理凌亂的電線,讓城市“無線”美好。建議新安裝的亮化工程,著眼長遠,高標準設計,讓霓虹更長久、更藝術、更閃亮。
三、堅持以文并史,將文化元素植入城市特色發展中
咸寧是一個有故事的城市。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是商代銅鼓出土地、瑤族祖先發祥地、萬里茶馬古道發源地、三國赤壁大戰和汀泗橋北伐大捷發生地。這些是咸寧特有的文化底蘊,值得挖掘和傳承。
一是奠定咸寧文化總根基。建議挖掘、整理、宣傳咸寧的溫泉文化、竹文化、桂花文化、茶文化、紅色文化、三國文化等,傳承地域文化特色,建設一批主題特色公園場館。同時,做好孫郭胡城址、王家畈學堂、原省煤機廠舊址等文化遺跡和工業遺址的研究保護利用,讓沉睡的歷史文化資源“活”起來。
二是深挖咸寧“土”特色。重建修復古民居、古橋、古牌樓等古建筑,重現水車、風車、石磨、石臼等農業景觀工具。咸寧地域不大,打造不了太多的“洋”,就在“土”上做文章,可以把農村諸如做豆腐、打糍粑、炸麻花等弄些現場體驗,讓鄉村留得下記憶、人們記得起鄉愁。馬橋鄉村記憶館鎖定了一些農村農業元素,較好地展示了非遺和古建筑。
三是彰顯咸寧“洋”特點。深入挖掘和提煉咸寧的文化“基因”,弘揚本地文化與時代接軌的新理念,讓咸寧成為一座有溫度的城市。建議以吳風楚韻彰顯咸寧文化特色。向陽湖文化、“二喬”文化、三國文化、瑤鄉文化、廉政文化、銅鼓文化都是有影響的“大家”文化,精心打造,就是典范。繼續與武漢接軌、與江浙共融,保留固有精髓,添入時尚因子,彰顯咸寧魅力。
四、堅持以文融智,將文化元素植入城市提能升級中
一是提升場館有效使用。結合“香城大舞臺”和“書香咸寧”等文化惠民活動,打造香城書房、城市大劇院、游泳館等城市文化項目。提升體育館、圖書館、美術館等功能場館公用功能,在潛山森林公園和十六潭公園中建設好氧吧小場館,讓文景相融、風景別致。如今一批小書吧、小微綠地、口袋公園應運而生,建議結合長遠利益,在文化設施和活動場館周圍多栽長命樹、成才樹,特別是遮陽大樹,讓市民愿意出門,出門就能享受美好。
二是完善城市功能設施。進一步完善“科、教、文、衛、養、市、園、體”公共服務設施,解決市民上學、看病、出行、停車、買菜、運動等“六難”問題。加強城區小停車場、小游園、小廣場、小球場“四小”工程建設,推進公園、綠地、廣場的體育化改造。提升城市5分鐘、10分鐘、15分鐘生活圈的服務水平和覆蓋率,滿足各類人群的生活需求。
三是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咸寧讓城市智能互聯、協同創新,讓市民享受智能化便捷。建議不斷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細化水平,推進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城市戰略、規劃、建設和服務深度融合,通過大數據做好家庭健康看護、樓宇安全防控、生活軌跡保障等,加快構建有風景、有溫度、有品質的幸福城市。
未來的咸寧,將是一座詩意棲居的生態之城、綠色低碳的產業之城、以文化人的人文之城、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讓我們堅持“人不負青山”,秉持“做活文氣”,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共同描繪公園城市最美的咸寧愿景!
(王艷?作者單位: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我革命是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
下一篇:
深化“放管服”改革 提升政務服務質效
陳曉明(市直)我家的書房有一個寬大的落地玻璃窗,我的書桌正對著窗戶,窗戶就是我的眼晴。輕霧早已散盡,十六潭公園的湖水...
○李鐵最近關于公園城市的話題在城市規劃圈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成為了熱點問題。是增加城市的公園數量,還是城市變成一個大...
建設自然生態公園城市,通城縣底氣足。?在“點”上,通城城區主要有通城首個城市公園——秀水公園、地標性建筑——雁塔廣場...
共讀林爺爺的詩(解放公園10月7日10:00—11:30)44“100個科學家的中國夢”讀書會(西北湖廣場10月7日10:00—11:30)10月8日主題:...
目前,市區淦河流域建成綜合性公園5個,社區公園2個,專類公園2個,小游園45個。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袁燦夏正鋒陳紅菊攝。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饒敏、吳文謹、李娉、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星報道:12月2日,記者走進位于咸安區肖橋村的錢瑛社區公...
“出門是公園,睜眼是美景,變化挺大的,在這里生活很幸福。目前,該市已建成人民廣場、北站廣場、“一河兩岸”親水公園、金...
近日,溫泉城區十六潭公園一條長達550米的健康綠道初步成型,這是公園的四期工程,將與前三期綠道串連,形成完整的公園綠道網...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黃柱、特約記者童金健、通訊員余慶報道:山環水繞,樓臺亭榭……元旦前一天,備受赤壁市民關注的砂子嶺...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譚昌強、通訊員鄧丹、劉奧報道:18日,見到嘉魚縣陸溪鎮印山村黨支部書記尹愛清時,他正在村公園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