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邏輯在于,今天我們怎樣看前人,后人就會 怎樣看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客觀地看待歷史人物與事 件?我想正確的歷史態度應該是深入分析那個時候的 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說明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有些事 情,如果沒有當時的積累和成就,我們今天就很難做起 來;有些事情,當時也開始在做,由于條件的變化,我們 今天做得更好了;有些事情難免那樣做,做了以后出現 什么樣的結果;有些事情可以不那樣去做,但為什么又 那樣去做了,留給我們什么教訓。這樣一來,歷史就真 正成為了前人精神、經驗、智慧和知識的百科全書,成 為了我們今天的教科書。
再延伸一點,我們今天強調的文化自信,怎樣體現 出來?就看你怎樣對待歷史,怎樣從今天的角度來對 待歷史。在撿起打開未來大門的那把“歷史鑰匙”的時 候,是不是看清了“初心”和“使命”這兩個“密碼”。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人口紅利最終是思想紅利
下一篇:
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