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春,萬物復蘇,人體陽氣也隨之充盈。本著“人與天地相應”的宗旨,在飲食上應該順應氣候,因時食養。
春天氣溫開始上升,可進食一些有助于陽氣升發的食物。以五味而言,辛甘發散為陽,蔥、姜、蒜、韭菜、香菜等辛味食物有助陽升發、溫中散寒的作用。只是春為少陽之時,只宜助陽,不可過食大溫大熱之品,如羊肉、花椒、辣椒等,否則易生熱助火,導致口舌生瘡、大便秘結等癥狀。
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有“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之說。酸味入肝,有助肝木更旺,容易克伐脾土,從而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春季應少食酸味食物,適量進食米粥、山藥、花生、大棗等性味甘溫的食物。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我國自古就有春日食春芽的習俗,有助于疏肝養氣。其中,香椿是春季特有的“野菜”,口感鮮嫩、香味濃郁,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營養素,這個季節的餐桌上不能少了它。
給大家推薦兩個適合春季的食療方:
椿菜拌豆腐(出自《調鼎集》)
將100g香椿芽洗凈,用沸水焯過、切碎,200g豆腐切丁,再加入食鹽、醬油、香油等調味品拌勻。此方的功效是祛風解毒、健胃理氣,但氣虛汗多者慎服。
韭餅(出自《遵生八箋》)
將50g豬肉切成小丁,入油鍋炒至半熟,100g韭菜洗凈,切段。二者混合后加入植物油、醬油、食鹽拌勻。面粉加清水和好,分成若干小塊,搟薄餅,夾餡,入烤箱或鍋中烤熟即可。此方的功效是助陽氣、暖腰膝,注意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發熱及瘡瘍者慎食韭菜。
編輯:胡慧娟
立冬節氣已過,此時正是人體修復、養生的好時節。那么在生活中,立冬后怎樣養生呢?養生重在養“藏”其實,跟很多動植物會在冬...
人們于正月十五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可你知道為何秋分時人們也要吃湯圓嗎?原來,此時人們煮湯圓不僅自己吃,還要插在細竹簽...
中國農歷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七日”等。那么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么呢?正月初七人日不能...
依靠雙手開創美好明天——各地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穩定拔除“窮根”新華社記者于文靜、周楠、楊靜美好生活是勞動創造出來的,勤...
有那么幾個月,我們不敢聚餐。B飯局的起源竟然與火有關談到聚餐就不得不談到“火”。《飯局的起源》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但它在...
咸寧網訊記者劉念報道:近日,家住咸安區金葉社區的王女士咨詢,腸胃不好,除了吃藥,還可以進行哪些調養?金葉社區衛生服務站...
咸寧網訊通訊員徐浪、徐燕紅報道:揀豆、搓豆、蒸煮、燒爐、翻曬……24日,筆者來到通山縣楊芳林鄉,在吉利通豆制品廠,省級非...
通山野山茶油通山唐老農生態糧油開發有限公司坐落在湖北省通山縣楊芳林鄉楊芳林村幕阜山旅游公路西側,是一家種植優質油茶,...
茶泡飯,指的是用茶水泡米飯,在中國南方地區,通常用熱茶水來泡冷飯,即為茶泡飯。《紅樓夢》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林緒雍(通山)滾圓憨厚的紅薯,既能當主食又能當菜,直吃到來年農歷。母親兩腿夾住籮筐,上身前傾,左手撐住缽沿,右手握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