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天在家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而且一不順心,就發脾氣,只想著享樂。”近日,家長張先生咨詢,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即時享樂的心理?
心理咨詢師黃霞介紹,克服即時享樂心理本質是重塑大腦獎賞系統的價值排序。家長需理解這是涉及神經可塑性的長期工程,重點不在“堵截快感”而在“建構更深層的意義感”。
如何科學引導孩子克服即時享樂,結合神經科學、行為經濟學和教育心理學研究成果,黃霞建議,學齡前,家長應為孩子建立從“等待到收獲”的神經回路。
感官延遲訓練。如吃糖果前數10秒,觀察包裝紙圖案,拆禮物時逐層揭開包裝紙并描述觸感,還可以制作“彩虹等待表”,每忍耐5分鐘涂一格顏色。
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要構建目標導向思維。如將存錢買自行車分解成垃圾分類賺零錢、記賬、比價調研,還可以用樂高搭建“目標進度塔”,每完成階段任務加高一節。同時,可以采取失敗耐受訓練,故意在家庭游戲中設置挫折環節,如拼圖缺少關鍵塊。
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激活遠期價值認知,繪制從當前年齡到80歲的時間軸,標注各階段可能發生事件;玩《文明》《模擬人生》等策略游戲,體驗長期決策影響等。
家長通過創造“延遲滿足的儀式感”、設計“看得見的成長軌跡”,幫助孩子在等待中體會“未來可期”的真正魅力。(記者 朱亞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怎么養成終身學習習慣
下一篇:
如何培養自學能力
”近年來,咸安大力倡導文明祭祀,鮮花祭掃、植樹綠化、踏青遙祭、家庭追思……綠色祭掃正成為清明祭掃主流。
嘉魚縣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這些創意獨特的作品,將“分類新時尚,減法新生活”的環保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提升市民...
創新社會中的全能型人才講述人:汪永富(市教科院院長)在鄂南高中從事教學、行政工作21年后, 2016年,我調到市教科院工作。...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特約記者孔帆升海南咸寧商會會長孔祥富,是通山縣慈口鄉下泉村巖山莊人,他在外致富后不忘鄉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