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已頒布實施3年,各地各義務教育學校積極響應、善謀善作,促進政策落地落實落細。作為具有多年教學經驗和班主任工作經驗的一線教師,我以“講臺”為平臺,以學生為主體,從校園自主、家庭自理、社會自盈三方面開展學生能力提升實踐,促進家校社共育,共同構建“雙減”視域下的高效高質美好生活。
一、“121巧招”實現課內課外學習自主。一是自主管理實行1本手冊。制定《學生自主管理手冊》,學生每天記錄完成作業時間、閱讀時間、勞動時間等,通過記錄、反思、對比,發現自己的行為與其它同學的差距,落實自我監督。每周進行一次總結、評價與反思。班主任定期根據學生們的手冊記錄情況,召開班級分享會,評出學習進步之星、禮儀之星等。二是作業管理實行2個題庫。依托家校聯系群,建立作業“問題庫”和“答疑庫”,孩子或家長在群里提出作業問題,老師們集中解答共性問題,小窗答復個性問題。同時,在學生中征集一批“答疑小能手”,參與解答問題。三是手機管理實行1紙約定。制定班級手機管理規定,擬定家庭手機公約,構筑從心理到行為、從學生到家長再到班級的立體管理系統,確保有規可依、有約可循。班主任提供“手機倉庫”存手機,學生確實有手機使用需求時,也可聯系老師借用電話。
二、“2張清單”實現家庭生活勞動自理。一是家校聯動發布勞動清單。每月定期開展一次班集體勞動實踐,比如大掃除、文化墻布置等。結合節氣,以烹飪為主題,定期開展家庭勞動日活動。家長引導孩子在家自己打掃房間衛生,自覺分擔家務勞動。二是“銀芽”互學曬出“幸福清單”。考慮學生家庭背景、學校師資不足等實際,發掘班級智慧,鼓勵學生家庭中有才藝的祖輩進班開展互動課堂,與學生組建銀芽互學聯盟,豐盈課后服務內容。
三、“3個動詞”實現社會實踐活動自盈。一是“干”出來社會責任。挖掘資源,協同各方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心公益活動,如垃圾分類進社區宣傳教育、防溺水宣傳教育、文明交通勸導等,讓學生積極投身公益實踐,在涓滴小事中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通過“小手拉大手”,提升家庭整體文明素養。二是“試”出來生涯規劃。鼓勵學生參與職業生涯規劃體驗活動,比如,開展圖書管理員、維修工、警察、消防員等多崗位交流體驗,實地考察名校等,萌發對未來職業選擇的思考,促進學習內生動力。三是“走”出來愛國熱情。結合時事熱點和節日主題,開展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美術館等場館探訪活動。結合地方課程、校本教材,鼓勵家長帶孩子游覽劉家橋、潛山、星星竹海等咸寧地方景區,在旅行過程中感受家鄉風景和文化沉淀。以自愿為原則,參加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活動,以研促學、以行促知。
(咸寧市咸安區實驗學校 余新江)
編輯:何珊
自然風水學倡導勤奮是幸福人生的基礎。科學技術再發達,人也不能懶惰,應該把勞動當作生活的必需品。只有熱愛勞動并勤于勞動...
市勞模表彰大會暨勞模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孟祥偉出席并講話? ?王遠鶴主持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姜明助、見博報道:27日...
“暑假過半,孩子除了完成作業,就剩下玩了,家庭勞動教育已經被我們安排上了日程,如何在假期里有效開展家庭勞動教育?從自...
2020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崇尚勞動、熱愛勞...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光明日報記者?龔亮李慧杜羽方莉詹媛晉浩天劉坤任歡李睿宸崔興毅章文百...
咸寧網訊(通訊員萬志鵬)為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技能, 10月10日上午,永安中學組織七年級30名學生代表到學校食堂開展了一次...
“這種無土栽培,通過大棚調控溫度、濕度,達到各品種生長的條件,科技手段的應用提高了產量、優化了產品質量……”2月26日,...
咸寧網訊記者甘青、通訊員余茹報道:嘉魚縣被國家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勞動教育實驗區,勞動教育做得怎樣?
讓孩子們在親歷勞動實踐的過程中,傳承勞動的優秀品質,樹立勞動意識,提升勞動綜合技能,向陽而生,全面發展。
科學合理設計、因地制宜開展勞動實踐課,對提高勞動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