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有這類心理,和成才相比,更希望孩子能夠成人。
那么,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怎樣做才能幫助他們養成開朗、堅毅的良好性格呢?
咸寧市第十三小學教師王凱認為,小學階段是人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因此,家長不僅要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專注于培養孩子的性格。
首先,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讓孩子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集體活動。生活中,有些孩子不愿意和陌生人在一起相處。為了讓他們鍛煉膽量,父母可以先嘗試讓孩子多接觸一些同齡人。面對長輩的時候,內向的孩子難免會有心理壓力。回想一下,是不是有很多孩子不敢開口向“叔叔、阿姨”問好?在父母的耐心、鼓勵和陪伴下,通過和小伙伴們的一次次小型“社交活動”,孩子就會有勇氣。只要成功一次,孩子就會邁出他社會化的第一步。
聰明的父母應該適當安排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去超市買一袋鹽,去圖書館借書等等。隨著經驗的積累,孩子會更懂得如何與人溝通,性格也會更落落大方。
其實,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性格內向不是一件好事,無非是擔心如果孩子過于內向,很可能會影響以后的人際交往和學習生活。但是,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能夠接納各種各樣性格的人,才是正確的交往之道。父母應該做的是,和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教會孩子揚長避短,而不是極力改變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的性格具有某些不好的傾向,父母更應該和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只要孩子心理健康,能夠快樂地成長,就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歡
編輯:何珊
上一篇:
如何教孩子不丟三落四
下一篇:
孩子粗心如何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