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富
近期,在咸寧市教科院舉行的課題研究專項培訓會上,武漢大學中國教育家研究中心主任程斯輝結合自己從教幾十年對幸福的獨特理解,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就“教師專業成長和幸福”這個話題,為參訓教師帶來了一場《保持從教的激情與活力》精彩報告。程教授深入淺出、獨具魅力和感染力的講解,讓老師們對“教師幸福”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開悟之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有幸福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讓學生享受幸福的教育。結合程教授的講座和自己的從教經歷,我認為,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享受教育的幸福,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要有幸福的思維方式。“教師幸福”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關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念和標準,但我十分認同程教授的觀點,一個人的幸福觀念、幸福心態還是由他的思維方式決定的。我認為一是要有熱愛教師職業認識到教師職業好處的思維方式。據《求是》雜志旗下《小康》2017年發布的“最幸福職業排行榜”顯示,教師職業位居十大幸福職業第二,而且連續四年排第三。快樂緣自熱愛,喜歡于是精彩。一個教師首先必須熱愛自己的職業,才有生活的幸福感可言。二是要有縱向比較的“知足”的思維方式。我們鼓勵“知不足”的積極進取,但絕不提倡有些教師總喜歡作無謂的橫向比較,和經商的人比錢,和政府官員比權。在經商、做官的親戚、朋友面前,我們做教師的有哪些值得驕傲的資本和價值?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老師們決不能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長,我們無法和經商的朋友比錢,和做官的親戚比權,但我們有他們無法比的平安、心安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學會縱向比較,從改革開放新時期到黨的十九大,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要充分感受而今的美好生活而“知足”。三是要有感恩的思維方式。人們常說,會感恩的人一定會幸福,一個人只要具有感恩之心,生活中就會收獲許多“小確幸”,進而匯聚成人生“大幸福”。特別是經歷了這次疫情,我們更應該感恩我們的黨,感恩我們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度過疫情劫波,能活著就是一種美好和幸福,我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其次,幸福主要來源于勞動價值。一個人的幸福感絕不是完全來源于坐享其成、不勞而獲。一個工作認真、有成就感的人一定會幸福;相反,一個工作不認真、經常抱怨的人一定不幸福。正如程教授所說,幸福來源于追求生命的價值與意義,而追求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一定要做出成績來支撐自己。我認為,一個幸福教師的業績并不是要創造什么驚天動地的偉績,而是要落實在日常的“三好”(好老師、好學生、好人生)上。一是通過“四教”(教學、教育、教研、教改)成就好老師。教師一定要跳出“教學”層面,向教育發展,立德樹人,實現學科育人。然后走上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二是通過更多好課成就好學生。課改深處在課堂,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落實核心素養的主渠道。好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好課,好教師必須有好課堂,教師幸福發展的主陣地在課堂,用更多的好課來成就學生是教師勞動最大的價值,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三是通過教育的溫情美麗成就好人生。教育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事業,用魏書生的話說,“教育就是發現優點,守住優點,讓生命開花結果”,用于漪先生的話說就是“點亮生命燈火”,而每位老師只要眼中有光、心中有夢,都能通過教育的溫情美麗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第三,幸福必須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程教授指出,幸福的工作者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正確地認識相處的人。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MGH)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治療師羅伯特教授聚焦于所有人都關心的“什么是美好人生?”這個問題,用兩個長達75年的縱向隨訪研究的成果,強調構成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因素并非富有、成功,而是良好的心身健康及溫暖、和諧、親密的人際關系。季羨林先生講:“人生于世,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一,人與大自然的關系,那也稱之為天人關系;二,人與人的關系,也就是社會關系;三,人與自己的關系,也就是個人思想感情矛盾與平衡的問題。這三個關系處理好,人就幸福愉快;否則就痛苦。”所以,老師們一要熱愛運動,加強鍛煉,勞逸結合,身體健康,一個身體不健康的人是不可能有幸福感的。二要積極樂觀,正確處理好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是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發展起來的心理上的聯系,包括親屬關系、朋友關系、同學關系、同事關系、領導與員工關系等等。多項研究表明,人際關系影響幸福感,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個人幸福感的主要支柱。我們教師身處校園,每天面對的是天真的學生、質樸的同事,是最能營造干凈良好的人際關系的。三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習總書記提出要做“四有好老師”,第“三有”就是要有道德情操。一個人只有有道德情操,才能正確地處理好人與人、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國家的關系,才能正確地處理好季羨林先生所說的“個人思想感情矛盾與平衡的問題”,才能以平常心看待“低成績與高榮譽、高職稱、高待遇”問題,尤其是“高成績”與“高地位”失衡問題,而不至于心態失衡陷入矛盾痛苦之中。
老師們,生活不止有教室和講臺,還有幸福和遠方!
(作者為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名師工作室內涵式發展的思考
下一篇:
用心傾聽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
父親80大壽,兄弟姐妹千里迢迢趕回家,給年邁的父親祝壽,兒孫滿堂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交換敬酒,父親以茶當酒,喝了一杯又一...
文/飄雨桐01這個月,我有兩個閨蜜先后結婚。接下來,就是結婚這條路可以走了。急急忙忙結婚,不然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凌夏的老...
趙麗穎在近日頻繁走紅毯,禮服寫真也是連續不斷,她正在拍攝《幸福到萬家》的事兒都快被網友淡忘了,所幸還有路透照時刻提醒...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沒有了家的我們,只是故鄉的客人,就算衣錦還鄉,也無人分享,無人真心替我們喜悅。父母在,人生尚有...
因為電影題材是扶貧,我又一直在做駐村幫扶的相關工作,所以, 4月13日18時30分,我果斷地打開了中央電視臺的電影頻道。該片...
有多少人的婚姻,家庭幸福,都敗給了婚外情。“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婚姻,則各有各的不同”很多家庭也因為婚外...
《放養孩子》作為父母,對孩子的一些活動常有一些放不下的擔憂心理:為什么我們不敢讓孩子自己走路或坐公交車去學校,而是必須...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在動漫中感受家風文化,在短片中體會家教溫暖。有這樣一家人,他們在點滴中踐行家風,用家風守望幸福...
人生的幸福,一半要爭,一半要隨。人生到了下半場,要逐漸懂得:盲目較勁,苦的是自己。”人生在世,要主動爭取,才會有想要...
咸寧網訊(記者?夏夢琪)9月16日上午,以新時代鄉村振興為題材的電視劇《我的幸福我當家》新聞發布會在咸寧傳媒大廈舉行。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