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今年剛上一年級,和幼兒園不太一樣,平時接送還在碰見老師的機會也不是很多,一時間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的老師去溝通。也不知道具體問些什么?還好單位同事的孩子比我們大,給了一些建議,自己簡單總結了下,沒有之前那么茫然了,送給大家希望有所幫助。下面是兩種常見的情況:
老師A
基本大部分家長來跟我們溝通時已經帶著自己先入為主的判斷,這讓我們之前在溝通前就有了距離,很容易誤解我們所說的話。
老師B
有時這位老師的經驗非常豐富,但與家長還不太熟悉,家長的先入為主就會難溝通,整個溝通過程很糟糕。
如果老師覺得自己被冒犯,他們就會有所保留,自然也達不到溝通的效果。所以讓我們來看看哪些方法能幫助各位家長更加順暢的和老師溝通,讓老師盡可能的聊聊孩子的情況,給出一些靠譜的建議。
1、先肯定老師,再問問題
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是有壓力,會希望自己的努力被別人看到。如果家長善于發(fā)現(xiàn)老師的長處,一見面先表達對老師工作的認可,老師會對家長有好感。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這豈不是要我拍老師的馬屁,這可不行。”不是的,這并不是要求家長說一些阿諛奉承的假話,而且用心識別老師為孩子的付出。
比如說:“我們給孩子的爺爺奶奶都看了你寫的對孩子的期末評語,我們知識你對孩子非常用心,真是感謝您。”“晚上輔導孩子功課,看孩子的筆記時,我們看到孩子記得筆記,看出老師您備課花了很多精力與心思。”
這些話是真誠的,老師聽到也會很開心,覺得自己的努力被看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這樣老師才會更愿意溝通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類似這種的正面反饋比送禮物更好。
2、向老師表達家長和孩子對Ta的信任
我們常常會犯一個常見的錯誤:“指導”老師應該如何教育孩子。但更我們通常不會教醫(yī)生如何看病,因為我們認可醫(yī)生的專業(yè)性,信任醫(yī)生。同樣的,信任對于老師來說也非常重要。老師們都希望自己的專業(yè)性被認可,并得到家長的信任,被孩子信任。家長可以婉轉表達對老師的信任支持。
比如說:“我孩子說老師您講得很清楚,孩子一聽就懂。”或者更具體一些,“這學期面積計算這章節(jié)您講得太好了,孩子聽了都特別對數(shù)學感興趣。”
有些家長也許會說:“我不知道這些情況呀,難道我假編?”不知道情況就直接提前問問孩子,順道也可以跟孩子溝通,鼓勵孩子發(fā)現(xiàn)老師的優(yōu)點。
3、跟老師多談談學校外孩子的情況
現(xiàn)在的家長大多是職場父母,時間并不充裕,未能與老師充分溝通。同時還有一現(xiàn)象,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上學了就是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交給老師,期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非常了解,對孩子負所有的責任。
但實際上并不如此,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需要老師照看,他可以很了解孩子們在不同學科上的強弱,但還需要家長提供更多學校外的信息,才能更全面地認識孩子和激勵孩子。
家長可以跟老師談談孩子最喜歡的書、音樂、運動,又或者電影、游戲、電視節(jié)目,甚至孩子在家里的表現(xiàn),是否會分擔家務,比如照顧弟弟。當然,這些需要家長平時先多跟孩子溝通,才能跟老師談,只有老師越了解孩子,才能越容易針對孩子的性格特點去教育他。
4、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
家長很容易受學校的大環(huán)境和硬件設施的影響,以為這樣的環(huán)境孩子的教育得不到好的教育。但實際環(huán)境不代表著老師會不全身心投入對孩子的教育。所有老師都希望家長在溝通時放下偏見,多一些正面的溝通與交流,少一些四處張望雙手抱胸式的懷疑。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如何培養(yǎng)孩子持久的注意力
下一篇:
手持戒尺,眼中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