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所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事關未來的基礎工程、希望工程。近年來,我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立根鑄魂、價值引領、實踐育人,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項工作。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會精誠協作的育人體系,推動未成年人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今起,本版推出系列報道,展示我市開展此項工作的有力舉措。
10月18日,2022年度咸寧市“新時代好少年”事跡宣傳發布會在市泉都學校舉行,向社會推出10名優秀少年的感人事跡,這是我市連續多年向社會推薦優秀少年。
“新時代好少年”亮相,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反映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咸寧市教育系統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列入創文的重要工作內容,創建全國文明校園3所、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1個、省級文明校園13所,取得顯著成效。
緣何有這樣的效果?用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海泉的話說,關鍵就是要抓好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三個重要環節,有效銜接,形成教育矩陣,共同助力未成年人茁壯成長。
學校教育,高擎大旗。市教育局嚴把教師入口關,確保教師招錄質量,強化教師日常管理,做到抓長、抓實、抓早、抓小——
完善教師資格認定制度、教師公開招聘制度,加強政治考察力度;
各地各校成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規范教師從教行為,教育部門一把手親自抓落實;
公布熱線電話、郵箱,24小時接收群眾舉報違反師德師風線索……
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市教育局大力推行教師師德師風宣誓制度,今年起,各地各校在開學季、學期末、教師節等重要節點,必須開展師德宣誓活動。
同時,樹立正確育人觀。充分發揮學校思政課作用,在全市中小學廣泛開展“三德”“三禮”教育,把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起來——
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入隊入團、成人宣誓等時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市實驗小學通過“五德”教育、“每周改掉一個陋習”等活動,引導孩子踐行雅行教育;
市直機關幼兒園在戶外活動中增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歌謠,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編排特色節目……
社會教育,推波助瀾。市教育局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中華經典誦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實踐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家鄉熱情——
4至5月,我市第五屆中小學經典誦讀活動如期舉行,全市460余所中小學校、50余萬學生參與;
6月,全市各地少先隊舉行集中入隊儀式,廣大少先隊員莊嚴宣誓,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8月,31位優秀準大學生領到“蟾宮折桂古桂花樹認養證”,將把桂花這張咸寧名片帶到全國各地……
“推動主題教育更加走心,未成年人得以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升思想、錘煉品格。”張海泉說。
社會團體也積極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貢獻合力——
市婦聯把清廉文化裝入“漂流書包”,全市1000余個家庭參與傳遞清廉家風;
團市委減壓講座27次走進中學校園,服務全市數萬名中高考考生及家長;
市科協舉辦青少年科學節活動,我市2件作品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家庭教育,潤物無聲。開展家教家風教育,以家風建設打造家校共育共同體——
9月,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第四屆家長委員會頒獎儀式暨改選、競聘大會上,全體家委會成員齊聚一堂,娓娓道來家委工作體會。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就是愛孩子。家長李再君表示,三年的家委工作,親歷校園的很多重大活動,目睹了學校取得的成績,孩子取得的進步,更加堅定了她做好家委工作的信心。
育之道、人為先。2021年,市教育局舉辦家庭教育“線上+線下”專題培訓講座23場,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廣泛開展教師“遍訪家長”活動,截至目前,咸安、通城等地教師入戶達10萬人次。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歡
編輯:何珊
上一篇:
蕙質蘭心向陽而生 ————記“新時代好少年”之市實驗小學學生張梓添
下一篇:
咸寧市第十七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