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科教 >> 教壇春秋 >> 正文

愛撒九宮育桃李 ——記通山縣職業教育中心教師吳遠正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3-08-15 10:31

7月29日,武漢市,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復賽現場,來自通山縣職業教育中心的一群中職學生,第一次與大學生同臺競技。

賽場外,該校帶隊老師吳遠正緊張地來回踱步,不時握拳看表,額頭上不覺掛滿了汗珠。

兩個小時后,比賽成績正式公布:金牌。他這才露出如釋重負的微笑,向雀躍的孩子們致以祝賀。

學生們取得成就的瞬間,是他最為幸福的時刻,這樣的幸福,貫穿了他35年的從教生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1988年,20歲的吳遠正從咸寧師專物理系畢業。這位好不容易走出大山的“小鎮做題家”,憑著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情,毅然回到了通山縣楊芳林鄉,成為一名初中老師。

彼時,農村的教學條件還相對落后。一間寢室里,往往得擠下幾十個學生,擁擠不堪,夏天沒有電扇,冬天靠窗戶貼薄膜防寒,宿舍返潮了,只能撒煤渣吸水。微薄的工資,只夠他勉強擔負起家中長子的責任。

南下打拼的兒時伙伴返鄉,繪聲繪色講述東南沿海的機遇與繁華;幾位大學同學在深圳合伙成立機電公司,發展突飛猛進收入可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讓人無比心動。

“遠正,雖然在哪都能實現人生價值,但農村教育工作更需要人。”老一輩農村教師的叮囑,讓他倍感責任之重。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更讓他堅定了信念。

在十多年清貧的鄉村教師生涯中,他保持著高昂的斗志,每個清晨,帶領學生出操長跑,不論寒暑;每逢周末,就進山入戶開展家訪,熟悉情況;空閑下來,則發揮自身所長,為學生們進行輔導。

細致入微的工作,讓他對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都了如指掌,甚至掌握了一項“見字如面”的特殊技能:僅憑字跡就能報出學生的姓名。

斗志更體現在改變現狀上。上世紀末“普九”建設的關鍵時期,他帶頭出工出力、四處爭取籌款,憑著對鄉親們的深厚情感,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做通了67戶村民的工作,讓校園面積從15畝擴大至37畝,極大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

遵從內心節奏的快樂工作,讓他在十多年間收獲滿滿,先后榮獲市骨干教師、通山縣十大教學標兵、通山縣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

接踵而來的榮譽,社會各界拋來轉行的“橄欖枝”,但這些都沒有轉移他的視線。正如舒婷《致橡樹》中那句“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他已經將自己深深扎入了杏園沃土中。

用愛澆灌身先率人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幾十年來,吳遠正對學生、家長的需求有呼必應。他最大的擔心,就是孩子們家庭困難,營養跟不上。

在農村任教期間,連續8個畢業季,他都堅持為學生煮雞蛋、蒸肉湯,對于走出大山生活困難的學生,他不忘常常寫信勉勵,并自掏腰包補貼生活費。

進城擔任高中教師后,他對學生的關愛依然不變,每到周末就將學生請到家中加餐,40余人的“大鍋飯”,縱然忙得滿頭大汗,但仍樂此不疲。

2006年起,他結合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主持開辦德育講堂,在每個周一拿出20分鐘進行廣播講話。

講話內容從行為規范到校紀校規,從通報優秀到處分違紀,從出操考勤到就寢秩序,從航天員王亞平的太空授課到《仰望星空》,不一而足,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聲音一講就是14年。14年春去秋來,所有講話素材在辦公室內壘成了小山。

在一次思政課講到習慣養成時,吳遠正忽然摸到暫放口袋里的垃圾袋,他隨即將之舉過頭頂,讓大家評議:“口袋里為何裝有垃圾?”

面對學生們的疑惑,他堅定地回答:“我在找不到垃圾桶時,就將垃圾拿在手上,或者塞進口袋中。”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習慣,他堅持了30余年。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在他看來,教師是人們心中的德行表率,不僅是神圣的職業,更飽含著美好的角色期待。要求學生做到,自己要率先做到,這樣才能以德立身、以德育德,擔當起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

“嚴+愛”的教育模式影響了一屆屆學子,一波又一波的畢業生走出大山、走進象牙塔、奔赴遠方;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回到家鄉、走上崗位、奉獻力量。

格物窮理知行合一

在吳遠正的課堂上,只有一本作業。

這一“減負”舉措,為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一來,突出重點,讓學生按時高質量完成作業,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激發興趣。二來,確保自己及時認真地批改作業,找準每一個人的短板,從教材、方法、習題、難點、應用各方面做好準備,有針對性地施教。

在他的課堂上,永遠是妙語連珠、輕松愉快的氛圍。

任教高中的15年間,吳遠正擔任了7屆高三物理教學任務。尤其是2006至2016十年間,他所在的學校教學成績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名列第一,多次被市教科院表彰。

他帶頭開展的教學研究論文,先后在《中學物理》《中學理科》《中學物理教學參考》《高中數理化解題研究》教學雜志發表。

2020年,已經52歲的他,還接受了新挑戰,成為一名中職教師。在他看來,沒有哪個學生不愿變得更好,讓孩子們“每天進步一點點”,成為他的新目標。

除了讓課堂有知識、有趣味,更要有方向、有剛性、有營養之鈣。吳遠正全身心投入,打造進步課堂,召開進步班會、舉行進步閱讀、堅持進步跑操、評比進步寢室,評選進步學生,并帶頭確立學校“有進步思想、有良好習慣、有強健體魄、有專業技能、有興趣特長、有一筆好字、有畢業證書、有大學錄取”的八有培養目標。

三千余名中職孩子,靈性被激發出來。在去年的全省雙創大賽中,他所指導的《校園快修工坊》斬獲省金獎;《賞新悅木——幕阜山木雕文化傳承館》在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省級金獎。而他主持的教研課題《中職學校服務鄉村人才振興策略研究》也獲省教科院立項。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時至今日,吳遠正依然堅守在三尺講臺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應該有的模樣。

本報記者 朱亞平


編輯:何珊

上一篇: 通山縣洪港小學教師陳敬國:淡泊明志,扎根鄉村
下一篇: 咸寧職業教育(集團)學校教師肖茹 讓每個孩子都成才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