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科教 >> 教壇春秋 >> 正文

“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王志勇 聚焦產業,培養創新型實用型人才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1-04-16 16:51

今年54的王志勇是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從事教學研究工作33年,擁有豐富的新型農業實用型人才培養經驗。

2017年以來,王志勇先后被評“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我市第一屆“最美科技工作者”,先后主持參與30余項含省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省、市教研科研課題項目研究,在國際國內刊物上發表論文30多篇,主編參編含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在內的各類高職教材9部,是首屆教育部高職高專農林牧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種植類專業組成員。

14日,王志勇接受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他說,高職教育核心是聚焦產業,培養創新型實用型人才,研究與解決職業教育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問題。

記者:4月12日,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給予厚望,提出要暢通職業發展通道,增強職業教育認可度和吸引力。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教授,請您談一談,高等職業教育如何緊跟時代發展?

王志勇: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就業創業創新、推動農業產業上水平的重要基礎。

為適應社會需求,咸寧職業技術學院不斷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樹立開放的辦學理念,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推進高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構建人才培養的“立交橋”,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學校涉農專業先后建立了40多個實訓基地,與湖北福人金身藥業有限公司、湖北趙李橋茶廠、湖北嘉珍生態農業等一大批企業單位建立合作關系,訂單式為企業單位輸送技術人才。

剛剛結束的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指出:職業教育將更加注重培養實踐能力。技能培養必須在實踐中學習、磨煉,這是客觀規律。實踐證明,越接近真實的工作環境、越接近生產一線、越接近實際操作過程,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質量就越高。

在職業院校謀劃“十四五”建設目標和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我校也正在配合教育部提質培優計劃,落實全國職教大會精神,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三教改革、共建教師培訓基地、搭建技術服務平臺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開展具體工作。

記者: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老師,應如何創新日常教育教學方式,引領學生積極思考?

王志勇:高素質創新型教師應能為人師表,能啟迪學生智慧、開發創造力,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滿足;應有創設學生創新和個性發展的教育環境的能力;能提供適合學生心理發展和創新程度的學習活動;能指導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和處理新信息;能指導學生過智慧型生活,成為拓展學生心靈和智慧的“工程師”,能喚醒學生關心未來對未來作廣泛、深入的思考。

根據高職院校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訓并重的特點,我們學習科學發展觀,將現代教學技術和傳統技術結合起來,靈活運用線上教學資源、模擬現實的虛擬仿真教學系統、多媒體課件等手段,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充分發揮教學空間和時段的作用,將教學創新引向深入。

在各種教學活動中,學校老師們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中心,努力營造民主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兼顧啟發性、應用性和趣味性, 并將學科前沿和社會應用有機地融入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做實驗、做科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所有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創新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創新型教師。

記者:學校為社會輸送新型實用型人才,作為教育部高職高專農林牧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種植類專業組成員,您有什么建議和看法?

王志勇:高等職業教育應對產業體系中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育進行系統思考,對國際產業領域具有高度敏感性。

產業體系中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育不應拘泥于象牙塔內閉門造車,應當與時俱進,順應經濟發展需要和全球發展態勢,精準對接人才發展需求,與產業頂層設計發展趨勢精準對接,合理定位人才培育標準;應優化配置農業、工業領域發展進程的培育實踐資源,補齊短板,激發產業中高層次人才培育的生命力與活力。

修訂高校人才培養計劃,為智慧農業、生態農業發展輸送新型人才。加強高校、科研部門、農業企業之間的協作,深化基層技術推廣體系改革,促進實用性科研成果的有效及時轉化,加快農業、工業生產問題的解決。促進農業、工業企業將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并進入智慧農業建設系統,以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為宗旨,建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智慧產業人才培養體系。促進農業、工業與服務行業的融合,重點培養符合智慧產業發展要求的新農人、新工匠,使傳統農民、工人先向懂得機械化生產與操作的職業農民轉型,再向接受過正規教育、具有互聯網思維的新農人、新工匠轉變。

從社會需求實際出發,學校應制定更接地氣的人才培養標準,把知識傳授型的培養模式轉變為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和適應社會發展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在人才培養定位和人才標準上,做到有標準、有方案、有主題、有手段、有平臺、有評價。以社會需求為邏輯起點,遵循教學規律,制定與社會需求接軌的人才培養標準,要不斷更新人才走向行業企業;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實現校企合作、協同育人。

培養學生能力是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教學計劃到教學大綱,每個環節都必須做到使學生具備完整掌握知識體系,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相關鏈接:

王志勇所創辦的“王志勇創新工作室”被授予“咸寧市職工(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先后分離并鑒定出兩個以該團隊作為發現人命名的細菌新種,獲國際微生物學會認可。2019年獲批實用新型專利一項。


作者:查生輝、朱亞平、張恩和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訪省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徐文娟 “產教融合”之路的踐行者
下一篇: 點一盞燈,照亮學生前行路 ——記嘉魚縣官橋鎮舒橋中學教師何昌武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