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通山縣委巡察辦堅持立足巡察工作職能職責,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巡察力量,以高質量巡察護航“六穩六保”政策落實落細。
面對面督查促復工
“復工以來有什么困難?疫情對工期的影響大嗎?”
“下金段急水口沖毀問題如何解決?”
“有沒有鎮村干部插手工程和轉包分包情況?”
日前,通山縣委巡察辦專項巡察組走進廈鋪河廈鋪鎮段治理工程工地,與群眾一起面對面督查項目建設情況,并就群眾反映的疑點問題邀請縣水利局干部現場解答。
這是通山縣委巡察辦積極發揮監督“探頭”作用,服務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的一個縮影。
該縣專項巡察組聚焦被巡察黨組織在復工復產中政治站位、擔當作為、責任落實等情況,采取現場督查、走訪調研和召開“灣子夜話”等方式,帶著問題,深入一線,對25家被巡察單位黨組織涉及的7個重點項目復工復產情況展開“點穴式”巡察監督,確保按期復工復產。
心貼心巡察解民憂
搬出“窮窩”,蹚出富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小洋樓,座落有致,嶄新的房舍,寬敞明亮,開窗可見綠,出門可踏青,這是通羊鎮港口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取得的成效。
港口村作為該縣實施“漁民上岸工程”建設的移民村,依托避險解困、鄉村振興項目,基本解決了村民居住問題,但移民后村民的生產生活如何保障,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最大的困擾就是生存和發展方向。”
“以前我們靠打漁為生,現在是我們既無田也無地,未來的生活怎么辦?”
“搬好”之后還要“幫好”。縣委巡察辦聯合水利、農業農村、財政等相關部門深入港口村,為村民的發展出謀劃策,一對一解答村民的困惑。
以此為契機,該縣扎實推進村級巡察整改工作,全力保障基層民生。不僅在全市率先完成對全縣205個村(社區)的巡察全覆蓋,而且發現面上問題1040個,移交問題線索66條,清退資金160余萬元;先后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4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
實打實整改促發展
連日來,赤城采摘合作社的分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入戶的貧困戶每戶均按約定領取到1萬元紅利。
“合作社共吸納貧困戶15戶,其中資金入股4戶,常年務工11戶,預計豐果期年收入會更可觀。”股東之一吳德忠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去年,省委第二巡視組對通山縣開展巡視時,發現該合作社存在“低丘崗項目推動緩慢,土地出讓金大額滯留賬戶”等問題。針對反饋問題,縣委巡察辦及時督促整改,推動項目與特色產業板塊有機對接,有力促進了產業的發展壯大,進而成了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動力源”。
這是該縣堅持高質量推動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給群眾帶來的看得見的改變。
圍繞“六保”工作目標,縣委巡察辦圍繞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梳理出18個重點問題,及時開展“回頭看”。一方面推行“一線工作法”,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查看整改實際效果;一方面構建分管縣領導領銜督辦、職能部門共同補位、督導組全程跟蹤督促的責任體系,由分管相關工作的縣領導帶頭認領問題,主動擔當責任,帶頭落實整改,逐一對賬銷號,確保條條得整改、件件有著落。
(通訊員 宋成琳 許飛飛)
編輯:hefan
上一篇:
通山開展警示教育增強紀檢干部廉潔意識
下一篇:
崇陽推進“八有”建設 規范基層紀檢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