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
近年來,咸寧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貫徹全會精神,在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中,探索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統籌銜接、貫通融合,全力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包保督導腳步“沉”下去
通城縣大坪鄉人口6萬余人,貧困人口一度近2萬人。
今年3月,咸寧市紀委向大坪鄉紀委交辦該鄉一村干部涉嫌貪污扶貧資金、虛假報賬等問題線索。
4月中旬,咸寧市紀委印發領導班子成員聯系督導重點工作方案,對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實行包縣聯鄉鎮制度。同時,對照2019年國家對湖北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的問題,制定整改方案,細化督導責任清單問題23個。
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主任方桂敏介紹,班子成員每人包保聯系督導1個重點貧困鄉鎮,每月不少于1次深入實地開展督導。
“村里換屆后,部分當事人外出務工,取證難度加大,再加上疫情影響,耽誤了一個月時間,現在該案已調查完成移送審理。”日前,大坪鄉紀委書記皮青松,向到該鄉督導的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案件進展。
截至目前,1211條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已辦結1158條。其中針對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的13條問題線索,單獨建立臺賬,實行銷號管理。
合力監督提升監督精準性
扶貧工作延伸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2019年10月,通山縣對全縣205個村(社區)完成全覆蓋駐點巡察,發現面上問題890個、問題線索80條。近年來,該市統籌四項監督,形成“1+4+10+6+1”監督格局。
以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為“指揮部”,牽頭抓總扶貧領域監督工作;市紀委監委4個監督檢查室、10個派駐紀檢監察組(分別對口監督15家與扶貧工作有關的職能部門)、6個縣(市、區)紀委監委,以及市委巡察辦作為“特戰隊”,實現對全市扶貧領域監督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推動、一起落實”。
2019年下半年,該市對70家市直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扶貧幫扶項目資金管理使用開展專項督查。
派駐市法院紀檢監察組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市法院扶貧幫扶項目存在資金管理使用不規范、產業幫帶成果有所不足等問題。
“請2個月內將整改結果以書面形式回復我組,我組將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5月11日,紀檢監察組向該院發出監察建議書。
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黃光明表示,統籌“四項監督”,解決了因不同監督主體間信息共享不到位,出現重復監督、過度監督、無人監督等現象,有效提升監督精準性。
基層監督效能“亮”起來
2019年6月,崇陽縣一村監察信息員向縣紀委監委舉報所在村村支書存在貪污行為。
縣紀委監委隨之展開調查,很快查實該村支書違規享受國家危房改造補助資金、虛報套取財政資金用于村賬外開支、侵占公共土地等問題。最終,該村支書被開除黨籍。
截至目前,咸寧已有村(社區)監察信息員1000多名,他們主要職責是加強對本村 (社區)黨務、村(居)務、財務管理等情況監督檢查,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
市紀委常委、監委委員張勝介紹,今年3月,市委辦公室印發通知要求,全市所有村(社區)監察信息員(紀檢委員)在5月底前配備到位。
同時,市紀委監委11名班子成員分別對口聯系一個鄉鎮,不定期到鄉鎮和村(社區)開展督導。該市還以鄉鎮為主體,通過舉辦業務培訓班、跟班實戰辦案等,提高村級監察信息員履職能力。
截至目前,全市已舉辦監察信息員專場培訓60余場,監察信息員參與監督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300余個。
“脫貧攻堅的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在基層。推進基層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讓監督在基層生根,有力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朱慶剛表示,將緊盯扶貧領域“微腐敗”問題,建立健全基層監督體系,不斷筑牢守護群眾利益的“防火墻”。(通訊員 陳愛華 鄧子慶)
編輯:hefan
上一篇:
咸安打造廉政文化示范點深化“十進十建”活動
下一篇:
通山貫徹落實“新十條” 全力護航疫后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