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黨務 >> 時代先鋒 >> 正文

八旬老兵張德 “藏”在身邊的戰斗英雄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3-02-13 16:42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歡 王奇峰 通訊員 袁佳麗 黃育芳

她,曾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五軍入朝參戰,在上甘嶺戰役中與死神擦肩而過,立下三等功;

1972年來到咸寧后,她主動去了條件艱苦的企業工作,退休返聘后仍繼續工作10年,不領一分錢工資;

進入新時代,她多次教育子孫后代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日前,記者在咸安浮山街道書臺社區工作者的帶領下,走近這位“深藏功與名”的革命英雄——張德老人。

1 16歲參軍入伍,成為“最年輕的戰士”

張德原名張吟梅,1934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城。

“1950年春,我在家對面的學校看到了征兵的告示,就前去報名。‘管事的’問我,‘小鬼,你有什么特長?’我還即興表演了一段……”提及當年,88歲的張德打開了話匣子。

張德的父親是縣里學校的校長。受到家庭熏陶,她從小能歌善舞,就這樣進入了文工隊,后來又被送到軍政干部學校學習和訓練,再后來被破格招錄,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軍文工團的一員。

在那之后,張德積極參加形體、才藝等各類訓練,訓練之余還刻苦學習文化知識。雖然條件艱苦,但16歲的張德沒喊過一聲苦,甚至寫了一篇題為《哭是弱者的表現》的文章,鼓勵戰友不怕苦、不怕累。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1年3月,張德隨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五軍入朝參戰,是部隊里最年輕的戰士。

“在戰斗前線,我是一名衛生兵,被分在三分院,主要負責抬傷員、包扎和護理工作,總之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走。”談起抗美援朝的經歷,張德感慨頗多。張德回憶,那時行軍都是晚上,敵人一直在打照明彈,由此落下眼疾,得了夜盲眼。

2 兩次與死神擦肩,榮立三等功

1952年1月,美軍在實施“絞殺戰”一再受挫后,公然違反國際公約和人道主義原則,在朝鮮戰場實施細菌戰。下戰場回營地的第二天,張德“回歸熱”發作,流鼻血、高燒不退,幸好及時得到救治,才躲過一劫。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打響。從前線下來后,張德重新當回文藝兵。為了活躍陣地氣氛,志愿軍十五軍政委谷景生指示文工團到前沿連隊開展坑道文藝宣傳。為了慰問前方的戰士,張德和戰友經常要爬上高山頂,然后從大雪山頂上滑下去,才能到達部隊所在的地方。到達部隊后,她們一方面收集前線連隊的英雄事跡進行說唱表演,另一方面培養文藝骨干,讓戰士們自編自演,鼓舞斗志。

有一次慰問途中,張德和戰友剛爬到一個坡上,敵人戰機轟鳴而來,扔下數枚炸彈。帶隊干部突然大吼“趴下!”幸好張德反應及時,才幸免于難。

1952年12月,張德因在上甘嶺戰役中舍身忘己救治傷員,表現英勇,榮立三等功。

3 見過無數生死,更加珍視和平

經歷了黃繼光堵機槍眼、戰友邱少云被火活活燒死,又親眼看見細菌戰奪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熱血換來的!”說到這,張德不禁熱淚盈眶,久久不能平靜。在戰場上見過無數生死場面的她,希望大家記住戰爭的殘酷,更加珍視和平。

1953年7月底,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中共中央派遣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前去慰問經過浴血奮戰取得抗美援朝勝利的朝鮮人民、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愿軍。

慰問團于9月組建完成,由賀龍任總團長,康克清、老舍等14人為副團長。10月5日,慰問團從北京出發,13日在平壤市舉行慰問大會。10月25日是志愿軍出國參戰紀念日,慰問總團在賀龍總團長的率領下到達志愿軍總部,檢閱了志愿軍儀仗隊,并接受了志愿軍文工團的獻花和總部指戰員的夾道歡迎。

“當時我被安排給朱總司令夫人康克清獻花,還和她一起跳了舞,氣氛十分熱烈。”回憶當時的情景,張德仍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時至今日,張德依舊珍藏著第三屆赴朝慰問團贈送的紀念章。

4 躬身基層一線,舍小家顧大家

回國后,張德和丈夫袁文生(1981年病逝)由野戰部隊轉到地方部隊,先后在孝感、荊州等地工作,最后服從組織安排,隨軍來到咸寧。

剛回國那幾年,張德主動請纓無償做部隊家屬的管理工作,并先后生育了四個孩子。為了工作,她請保姆照顧小孩,自己將身心和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印象中,只有晚上才能看到媽媽。”采訪中,張德的三女兒告訴記者,雖然父親是軍分區副政委,但一直教導子女不能搞特殊,母親也總是主動帶頭干臟活累活。

1972年,張德隨丈夫工作調動來到咸寧。在選擇工作單位時,張德婉拒了組織安排的政府單位,毅然去了條件艱苦、工作任務繁重的開元印刷廠。

作為分管黨務和人事的副廠級領導,工作中張德堅持原則,做到公平公正;當廠里集中建設職工宿舍時,她帶頭晚上加班義務投勞,還主動將分配的一套住房讓給沒有分到房準備結婚的職工;退休返聘后,她回單位工作十余年,不領一分錢工資……

“以誠待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張德說。

5 不搞特殊化,優良家風代代傳

“母親一輩子只想到集體的利益,從不考慮自己。”張德的三女兒說。

多年來,張德的精神指引著子女四人堅定革命信念,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作貢獻。

如今,四個子女均已退休,輪流照顧母親,對母親無微不至地關心。每當他們遇到困難,都會與母親同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當時和我一同赴朝作戰的戰友,很多人早就不在了,而我還活著,能受到很好的照顧。除了因為我有幾個孝順的子女,更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離不開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談及今天的幸福生活,張德感慨萬千。

她說,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不給黨和國家添麻煩,教導后代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聽了張德前輩的故事,就像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深受啟發。全體同志都應該以這樣的老一輩革命家為榜樣。”浮山街道書臺社區黨總支書記胡文文說。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這身警服,一穿就是40年” ——記咸寧市公安局溫泉分局民警聶宏
下一篇: 百姓致富路上帶頭人 ——記咸安區人大代表、桂花鎮種養殖戶杜菊香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