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鄂楷模李園?暖心服務不打烊
辦事群眾人來人往,咨詢電話絡繹不絕……6月6日,記者在市民之家一樓齊刷刷的窗口中找到李園時,她正忙碌著。
她是踩著高跟鞋的時尚女人,也是愛崗敬業的新時代女性;她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平凡女人,也是見義勇為的先進個人。
近日,李園光榮地被咸寧市委宣傳部評為2022年一季度“南鄂楷模”。
見義勇為,跪地救人
利落的短發、熨帖的白襯衫、明亮的眼神,無一不透露出市民之家咸安區醫保局窗口工作人員李園的從容干練。一雙亮晶晶的高跟鞋出賣了她作為小女人愛美的心思,而正是踩著這雙細高跟,李園在市民之家一樓大廳與死神賽跑,挽救了一位辦事群眾的生命。
今年2月,李園飛奔救人的視頻在咸寧人的朋友圈刷屏——一位在市民之家辦理業務的中年男性突然心臟驟停而暈倒,李園見狀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飛奔到病人跟前,雙膝下跪給他做心肺復蘇。大約一分鐘后,病人有了自主呼吸,逐漸恢復意識,隨后被送往醫院。
“同事們打趣說,‘沒想到你穿著高跟鞋還能跑那么快’!”李園笑著回憶道。那位市民辦完事準備離開,剛走過李園負責的窗口,就驟然倒地。旁邊的人都趕緊擁上去查看情況,有的不停呼喚他,希望他能有所反應;有的掏出手機準備打120。因為不清楚市民身體狀況,大部分人又沒有施救經驗,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有過多年護理經驗的李園,在看到這一切發生時,腦海里就像拉響了警鈴,被一股沖勁推著向前去。
“這是一種本能。我只是運用了我的急救知識,在第一時間搶救了急癥患人。”李園說。想到當時,李園仍感到心有余悸:一個體型健碩的人直挺挺地倒在地上,除了突發疾病外,后腦勺也有可能受傷,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應急處理,后果不堪設想。
辦事大廳的監視器記錄了全程。經省、市媒體廣泛宣傳,李園跪地救人的事跡在咸寧本地各微信群、朋友圈中傳開。2月21日,咸安區授予李園同志“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號召全區上下向李園學習,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發揚擔當作為、無私奉獻的精神。市民之家對工作人員進行了AED急救設施使用培訓,以便工作人員更好地應對突發狀況。
加班加點,服務群眾
李園總是面帶笑容,和和氣氣的樣子,同事們都親昵地叫她“李姐”。然而,身為窗口工作人員的李姐,常常要和許多“不理解”的人打交道。
多年前,李園從隨州廣水老家來到咸寧衛校學習護理專業,期間又自學武漢理工學院本科護理專業,畢業后留在了咸寧,并組建了自己的家庭。2021年10月入職咸安區醫保局前,她曾是咸寧解放軍第195醫院皮膚科住院部的一名護士。醫院停止對外醫療服務后,李園從原單位離開。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初入新崗位,李園常常是白天在單位接受培訓,晚上在家自學鉆研各項醫保政策。長期挑燈夜戰,家人都不免驚訝:“高考時要是有這個勁頭,怕是要上清華北大咯!”
醫保窗口是聯系民生、服務群眾最直接的第一線,要求工作人員具備較強的服務意識、靈活的辦事方法、全面掌握各項醫保政策。得益于多年的護理經驗,李園始終保持著細心、嚴謹的工作習慣,加之本人刻苦鉆研,在新崗位上逐漸游刃有余。
李園負責的窗口屬于綜合窗口,主要負責慢性病、生育保險的報銷工作,以及回復市民對醫保政策的咨詢。去年12月,市民之家剛剛搬遷,李園和同事迎來了一次罕見的工作量高峰期。新醫保系統——湖北省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在咸寧上線,報銷審核手續變得更加嚴格,部分居民出現了醫保繳費繳不進去的情況。
那段時間,李園和同事忙得連上廁所都沒時間,也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很多辦事群眾是中老年人,李園將他們奉作“上帝”,換位思考他們從家里來一趟市民之家不容易,李園也總是加班加點處理好辦事群眾的訴求。
“由于市民對醫保報銷政策不熟悉,報銷出現困難時,難免著急。部分報銷流程較為復雜,我會盡力為他們講解清楚。”李園說。
旁邊一位正在辦事的李爹爹說起李園,直豎大拇指,他說:“這姑娘心很細,講得很細,而且還幫我把相關政策打了一份,把重點劃出來,這樣我和老伴對政策會更容易了解。”
愛崗敬業,熱心公益
在同事眼中,李園是當之無愧的“全勤王”。“幾乎沒看她請過假。”區醫療保障服務中心副主任唐莉說,“如果不是這次請假,我還不知道她這么不容易。”
5月30日晚10點多,躊躇再三,李園終于打通了唐莉的電話請假。當晚,李園的母親因肝硬化在武漢進行肝移植手術。原本李園打算觀察一晚上,倘若手術順利且情況穩定的話,次日就趕回窗口上班。結果等到晚上,母親還沒有出手術室……
“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說呀!”唐莉吃驚地說,“家人身體重要,工作這邊先安排人頂崗。”
記者詢問得知,李園母親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平時她和丈夫輪流照顧。家中還有一個讀二年級的孩子需要接送。母親去武漢住院后,李園每個周末就往武漢跑,徹夜在病房陪護。這件事她一直沒有告訴同事們,但工作上從沒耽誤過。
李園說:“我們人員比較緊張,一人負責一個窗口,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所以我盡量不麻煩他們。”
這不是她第一次“瞞著”同事。“前段時間她腰扭了,疼得厲害還堅持上班。”唐莉說,看她走路的姿勢都不對勁,一問才知道,是病房里的移動床鋪比較硬,一不小心撞到了床邊扭傷了。在唐莉的堅持下,李園才請了半天假,去醫院做理療緩解疼痛。“非常感謝大家的照顧。”李園靦腆地說。
平日里,李園是個熱心腸的人,早在幾年前就主動加入咸寧市陽光助困協會開展公益活動,主要是去咸安區敬老院開展義診、慰問,幫老年人量血壓、測血脂、普及養生知識等。“看到志愿者來,老人都非常高興,一個勁地和我們聊天。”李園笑著說。等到母親的身體恢復了,空閑時候,還想再去做做公益服務,為需要幫助的人做點貢獻。
她說,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上,多一份理解、尊重和幫助,世界就多一份關愛。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歡 朱亞平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安區十佳志愿者鎮麗 愛心需要不停傳遞
下一篇:
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葉海進:傾心為民,書寫刑警本色